《中国物理学会八十年·序》 在线阅读    出版历程

今年是中国物理学会成立80周年。《中国物理学会八十年》用珍贵的图片和翔实的资料记载了中国物理学会80年的光荣历程。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物理学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只是到近代才落伍了,相对于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物理学的发展,处于落后的状况。20世纪初,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为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以及人类对于物质世界的深入认识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一批先辈中国学者赴海外学习现代物理学知识、进行研究工作,他们回国后在多个大学创办了物理系,建立实验室,培养了国内第一批物理学人才,在1930年前后全国已有约300多名物理学工作者。就在这样的背景下,1932年8月22日至24日在清华大学召开了第一届中国物理学年会,正式成立了中国物理学会。从此,中国的物理学工作者有了自己的学术组织,担负起促进中国物理学事业发展的重任。在战乱不已、颠沛流离的艰难岁月里,中国物理学会坚持出版《物理学报》,进行物理学名词审定,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为我国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特别是在日军入侵、山河破碎的年代,华北和沿海地区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纷纷内迁,我国的物理学工作者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感召下,仍高举着科学的火炬,坚持物理教学和研究,坚持分区召开中国物理学会的年会。中国物理学会的前辈们对于祖国的挚爱和对于科学的执著让我们引以为豪,也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了一批物理学研究机构和大学物理系,培养了大批物理学人才,许多海外物理学家纷纷回国,我国的物理学事业也和其他领域一样迅速发展。中国物理学工作者在物理学教学、实验室设施建设、基础研究、物理学的普及与应用和国防建设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物理学会先后在1951年8月和1963年8月召开了中国物理学会第一届和第二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制定学会的章程,确定工作的方向。中国物理学会在学术交流、期刊出版、名词审定、物理教学和科学普及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不幸的是,学会工作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迫中断。

改革开放为中国物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逐年加大了对于科学与教育的支持,建设了一批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大科学装置。与此同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建立和“863”、“973”以及国家重大专项等计划的相继实施,为我国物理学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国家继续加强大学物理系建设,建立完善研究生培养制度,并通过“派出去”、“请进来”等一系列举措,逐步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物理学人才队伍。中国科学家在粒子物理、原子核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声学、光学、凝聚态物理、统计物理与复杂系统理论、量子信息学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要成果。中国物理学会自1978年在庐山召开学术年会以后,学会工作全面恢复,并不断加强与规范。自1982年的第三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以来,每四年召开一次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制订计划,选举新一届的理事会和领导班子。在中国科协的领导下,中国物理学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继续大力开展学术交流、科学普及、物理教学、名词审定、期刊出版和国际交流等方面的工作,为促进我国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也多次被评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先进学会”。

八十年辛勤耕耘,八十年硕果累累。如今,中国物理学会已经从80年前的约300人发展为拥有4万多会员、包括31个省、市、自治区物理学会和28个分会与专业委员会的全国性学术团体。进入21世纪以来,物理学对于物质结构和运动规律的探索继续走向深入,物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领域不断扩展,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结合更加广泛,物理学与产业和经济的关系更加密切,在能源、材料、信息、健康等领域的创新贡献日益突显,物理学过去是、现在仍然是科学和技术的重要基石。中国物理学会将继往开来,团结组织我国广大物理学工作者,促进物理学和相关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物理学知识的普及和推广,促进物理学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促进物理学和相关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012年6月   

学会出版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北京市603邮政信箱(100190) 电话/传真:010-82649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