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理学会2014年度工作总结和2015年度工作计划

2014年,中国物理学会在中国科协的领导和挂靠单位——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的支持下,顺利完成中国科协部署的各项工作,积极开展学术交流、科学普及、教学与竞赛、期刊出版、咨询以及国际交流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重点学术活动 1. 中国物理学会2014年秋季学术会议

9月11-14日,中国物理学会2014年秋季学术会议在哈尔滨隆重召开。会议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承办。黑龙江省副省长孙东生、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周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出席会议的还有: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David Gross教授,郑州大学霍裕平院士,北京大学龚旗煌院士、欧阳颀院士等。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叶军教授、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王玉鹏研究员、美国佛罗里达中部大学常增虎教授、浙江大学陈骝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苑长征研究员应邀分别做了大会邀请报告。David Gross教授应邀做题为“基本物理前沿(The Frontiers of Fundamental Physics)”的公众报告。本届会议共设17个专题进行分组交流。会议期间,还举行了全国部分高校物理系主任/物理学院院长联谊会、女物理学家圆桌会议、秋季会议组委会会议等专题会议,并开展海报交流及颁发优秀海报奖等活动。本次会议的参会代表2300余人。会议共安排大会报告5人次、邀请报告288人次、口头报告626人次、张贴报告642篇,组织颁发了59个优秀海报奖。

2015年“秋季会议”将于9月10-13日在长春举行,由吉林大学承办。2016年会议将在北京举行,由北京工业大学承办。北京大学龚旗煌教授接替南京大学王牧教授担任2015-2016年秋季会议组委会的召集人。

2. 第八届国际生物物理学术会议

2014年6月18-22日,第八届国际生物物理学术会议(ICBP8)在北京成功召开。该会议是IUPAP所属的重要国际会议,每三年召开一次。来自全球20余个国家/地区的383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届会议,其中,国外代表143人。6月18-19日举办“现代生物物理学前沿”讲习班,邀请16名中外知名专家为国内外150余名研究生授课。6月20-22日召开学术会议,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nna Barker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Michael Sheetz教授,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Ada Yonath教授,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哈佛大学谢晓亮教授应邀做大会报告。会议分12个专题、3个分会场进行交流,90余位国内外优秀学者做邀请报告,听众近500人。会议共张贴海报120余张,收到论文摘要150余篇。会议还组织了“青年科学家奖”颁奖会,获奖者分别是英国剑桥大学Tuomas Knowles、英国伦敦帝国学院Marina Kuimova和南京大学曹毅。

二、科普活动 1. “第十二届全国博士生学术年会”物理专题学术交流会

2014年5月23-25日,第十二届全国博士生学术年会在昆明举行。年会分物理、化学与化工、现代生物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个专题进行学术交流,中国物理学会和清华大学物理系共同承办了物理专题。清华大学朱邦芬院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张肇西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武向平院士、北京大学龚旗煌院士、清华大学龙桂鲁教授应邀担任博士生报告的点评专家。龚旗煌应邀做了题为“超快非线性介观光学研究”的学科发展趋势报告,17名博士生就凝聚态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及光学、高能物理与核物理、天体物理等4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做口头报告,其中,5名博士生获得优秀论文奖。60余位来自云南省及全国各地高校的博士生参加了专题报告会。另外还组织博士生参加“科学大师与博士生面对面”活动,物理专题的特邀嘉宾为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美国斯坦福大学道格拉斯·奥谢罗夫教授,活动由朱邦芬院士主持。奥谢罗夫教授风趣幽默而耐心地回答了学生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会议期间,点评专家还与昆明市五华区教育局教育科研中心、北方夜视科技集团公司的负责人进行了交流。

2. 第二届中国物理学会女物理学家巡回报告会

继2013年首届中国物理学会女物理学家巡回报告会在贵州省高校取得成功之后,中国物理学会于2014年10月11-12日在内蒙古举办了第二届巡回报告会。参加本次报告会的专家有:北京工业大学隋曼龄教授,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吴令安研究员、厚美瑛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严燕来教授,南京大学彭茹雯教授,以及清华大学李群庆教授。专家分两组分别在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举行4场报告会、做了12个科普报告,并与各校师生座谈和交流。

隋曼龄、彭茹雯和李群庆先后在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做题为“原位透射电子显微镜下材料的新奇行为”、“让金属实现宽带透明”和“神奇的纳米世界”的科普报告。参加活动的师生共430余人。报告会后,专家与师生座谈,现身说法,鼓励青年女教师积极投身科研事业,并就她们在学科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与此同期,吴令安、厚美瑛和严燕来先后在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做题为“小小的单光子,大有作为”、“物理学家的沙箱”和“谈谈文理渗透与人格养成——从宇宙、自然与人谈起”的科普报告。400余名师生参加报告会。在座谈会上,专家与师生围绕物理学前景、就业以及如何学好物理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并耐心解答师生们提出的各种问题。

3. 院士讲科普

2012年,中国物理学会与无锡雨人文化研究所签订协议,并在无锡建立了科普基地。2014年5月8日,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龚旗煌院士和副秘书长谷冬梅应邀访问无锡市锡山高级中学。龚旗煌为该校700名师生做题为“光学发展对人类社会和文明的促进作用”的科普报告。报告不仅讲解了最基本的光学知识,也涉及国际前沿的光学研究成果,使同学们开阔了视野。访问期间,双方还就学会如何协助锡山高级中学创建科学实验室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4. 组织参加“科学家进校园”活动

2014年5月26日,中国物理学会前理事长陈佳洱院士、副理事长张闯研究员、副秘书长何伟、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赵洪明等应邀参加清华大学附中永丰学校组织的“科学家进校园”活动。中国物理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永丰学校常务副校长孟卫东负责了该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工作。

三、物理教学与竞赛 1. 举办第3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

2014年,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组织开展了第3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本年度共有521322名学生参加预赛,30563人参加复赛理论考试,2307人参加复赛实验考试。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选送的360名学生参加11月1-6日在杭州举行的决赛,其中,女学生23名,高二学生29名。决赛评出一等奖61人、二等奖121人、三等奖178人,张晨星获得总成绩最佳奖和理论成绩最佳奖,李林森获得实验成绩最佳奖,胡京津获得女生成绩最佳奖。

第32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将于2015年9月5日举行,复赛理论考试于9月19日举行,决赛将于10月31日-11月5日在长沙市举行,由湖南师范大学附中承办。另外,重庆市物理学会、湖北省物理学会分别提交了承办2016年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的请示报告。

2. 组织参加第45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2014年7月13-21日,第45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在哈萨克斯坦举行。来自全球86个国家/地区的374名选手参赛。中国队选派的5名选手在竞赛中发挥出色,全部夺得了金牌,总成绩分列第一、第二、第四、第六和第十二名,中国队还获得团体总分第一的好成绩。5名学生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附中胥晓宇、华南师范大学附中郭浩宇、华中师范大学一附中石子金、华中师范大学一附中戴嘉为和石家庄二中李嘉宇。受中国物理学会的委托,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承担了本届竞赛的集训及带队参赛任务。

3. 组织参加第15届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2014年5月11-19日,第15届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在新加坡举行。来自亚洲27个国家/地区的174名选手参赛。中国队选派的8名选手在比赛中发挥出色,全部获得了金牌,并获得总分第一、实验第一、理论解题最佳创意奖,以及最佳男生奖。本届竞赛共设金牌15枚。8名选手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附中孙雨东、深圳中学彭昌南、华中师范大学一附中张景云、湖南师范大学附中傅杨、杭州二中蔡进逸、长沙一中郭阳观、杭州二中王宇晗和西北工业大学附中杨子宸。

4. 2014年全国高校物理基础课程教育学术研讨会

7月21-23日,2014年全国高校物理基础课程教育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举行。会议主题为“开放课程背景下物理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来自全国各地的333名物理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教育部高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教学委员会联合主办、四川大学承办。四川大学高洁院士、郑州大学霍裕平院士、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童洪辉教授分别做题为“从物理学的发展谈科技创新”、“基础物理教育的改革”、“磁约束核聚变研究及其进展”的特邀报告。高等教育出版社杨再石、北京大学王胜清、台湾海洋大学周祥顺、浙江工业大学施建青、广西师范大学潘江洪、中国科技大学张增明、复旦大学乐永康等也分别应邀做了报告。会议共收到论文94篇。会议通过大会报告、分会场报告和张贴论文等形式进行交流,并设置优秀论文奖、最佳版面奖、最佳张贴奖和最佳交流奖。同期还举行了2014年“高等教育杯”全国高校物理基础课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决赛,12名选手参加最后角逐,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5. 第十一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大奖赛

2014年10月11-13日,由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教学委员会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大奖赛”在成都举行。物理教学委员会主任叶沿林、副主任刘长铭、秘书长王稼军、副秘书长唐挈出席了大会开幕式。来自全国各地的约2000名教师参加会议并观摩了比赛。共有59位青年教师参加课堂教学比赛,其中,高中教师30位、初中教师29位。经过大赛评委会确定,评出一等奖39人、二等奖20人。大赛期间,还进行了自制教具评比,本次共收到参赛作品117件,最后评出一等奖29件、二等奖63件。

6. 第十届大学基础课程系列报告论坛

2014年11月22-23日,由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教学委员会主办的“第十届大学基础课程系列报告论坛”在南京举行。本届论坛由南京大学承办,约500人参加会议。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信息化环境下的高校物理课程与课堂”。结合论坛主题,大会邀请南京大学谈哲敏、南京大学王广厚、上海交通大学胡其图、浙江大学翁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田东平、吉林大学张汉壮、南京大学胡安、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杨祥、北京大学沈波、同济大学王祖源、复旦大学乐永康、国防科技大学梁林梅等分别做了内容丰富的邀请报告。

四、期刊出版工作 1. 主办期刊

2014年,Chinese Physics Letters、Chinese Physics B、Chinese Physics C和《物理学报》分别组织开展“2014年度最有影响力论文”评选活动,分别评出获奖论文2篇、2篇、5篇和4篇,编辑部分别向获奖论文的作者颁发了获奖证书及奖金。该奖设立于2012年,旨在鼓励国内外作者在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上发表高质量的论文。

继2012、2013年之后,Chinese Physics BChinese Physics Letters本年度再次分别荣获中国科协优秀国际期刊一等奖、二等奖,奖金分别为200万元和100万元。继2013年之后,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本年度再次荣获中国科协等六部委联合组织的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B类项目支持,奖金100万元。另外,《物理学报》本年度也再次获得中国科协精品期刊资助,金额为15万元。

本年度,学会会刊《物理》与美国物理学会的网刊Physics签署合作协议;《物理教学》增加上海市物理学会为该杂志的联合主办单位。

2014年,《物理学报》、《中国物理B》两刊编委会,《中国物理快报》编委会,以及《物理教学》编委会分别进行了换届改选。

2. 《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理学篇·物理学卷5》

《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理学篇·物理学卷5》正在编撰中。自2013年12月27日起,传略编委会陆续向第一批入选的100位专家或其家属发送约稿函。截至2014年底,本人或其家属同意入传的共有48人(其中31人已提交了传略初稿),本人或其家属不同意入传的有41人,有10位专家尚未决定是否入传,1位专家没有回复。编委会将于2015年1月召开会议,审阅已收稿件的导言,进行审稿分工,并商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五、物理名词工作

2014年1月12日,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第四届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中国物理学会第十届物理名词委员会工作会议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3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30余位专家和学者出席会议。北京大学副校长高松、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刘青、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张闯出席会议并致辞。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邬江、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刘寄星和北京大学阎守胜先后做报告。会议宣读了本届审定委员会名单,并初步讨论了本届委员会的任务及其他事项。会议由审定委员会主任朱星主持。

由第九届物理名词委员会组织编写的《新版物理学名词》于2014年12月向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提交了初稿,预计于2015年付印并出书。该书是从2004年起着手编写的。

六、女物理工作者委员会活动 1. 组织参加第五届国际女物理工作者大会

2014年8月5-8日,第五届国际女物理工作者大会(ICWIP5)在加拿大滑铁卢召开。来自全球53个国家/地区的约180名代表参加会议。该会议是IUPAP所属系列会议,每三年举办一次。中国物理学会组织参加了历届会议,此次代表团成员共6人:北京工业大学隋曼龄(团长,IUPAP女物理工作者小组成员,中国物理学会女物理工作者委员会主任)、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所朱少平(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哈尔滨工业大学孙秀冬(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工业大学郭霞,中国物理学会副秘书长谷冬梅,以及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在读博士生冯雅晴。会议邀请美国哈佛大学Melissa Franklin、德国马普研究所Claudia Felser、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Silvia Torres-Peimbert、南非激光中心Patience Mthunzi,以及加拿大多伦多大学Sabine Stanley做大会邀请报告;邀请美国SETI研究所Jill Tarter做公众报告。会议分“Gender Studies”、“Physics Education”、“Improving the Workplace”、“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Leadership”和“Cultural Perception and Bias/Science Practice and Ethics”等五个专题进行分组交流。中国物理学会代表团成员参与了分会场的组织及主持工作,做了分会场报告,并进行了海报展示。此次出访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圆满成功。

2. 2014年度女物理工作者圆桌会议

9月12日下午,2014年女物理工作者圆桌会议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举行。该会议是中国物理学会秋季学术会议中颇具特色的专题会议之一。女物理工作者委员会成员、“秋季会议”代表,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系师生等约60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女物理工作者委员会副主任彭茹雯主持。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吴令安应邀做题为“物理学到老,物理干到老”的报告。朱少平副理事长简要介绍“第五届国际女物理工作者大会”的情况以及参会后的思考和建议。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会议吸引到北京大学龚旗煌、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林海青、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所朱少平、清华大学龙桂鲁、南开大学王慧田等男性一线物理学家参会;彭茹雯、吴令安、严燕来、孙秀冬、林海青、李群庆、刘冰冰、徐莉梅、段涛、金奎娟、谷冬梅等11位委员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内蒙古科技大学刘佳介绍了“第二届中国物理学会女物理学家内蒙古巡回报告会”的筹备情况。会议在热烈而融洽的气氛中圆满结束,与会者对东道主——哈尔滨工业大学周到而贴心的安排表示衷心感谢。

3. 其他

2014年,第十届女物理工作者委员会先后召开三次会议,讨论委员会的近期工作,并进行分工部署。

2014年6月,女物理工作者委员会副主任彭茹雯应邀在新加坡召开的“The 8th Joint Meeting of Chinese Physicists Worldwide(OCPA8)”上做题为“New Challenges for Women Physicists in the Fast-developing Chinese Physics Community”的邀请报告。

2014年10月,第二届中国物理学会女物理学家巡回报告会在内蒙古四所高校成功举办(详见科普活动部分)。

女物理工作者委员会本年度的另一项工作是设计并散发“物理(及相关学科)基本状况调查问卷”。问卷在“秋季会议”上向参会代表散发,会后又散发给更广泛的物理工作者群体。截至目前,已发出问卷约1300份,收回近600份,已经请专业人士帮忙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最后将形成一份问卷调查报告,供相关决策部门参考使用。

七、咨询工作

2014年12月20日,第十届咨询工作委员会在清华大学召开会议,讨论并完成“关于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调研和建议(初稿)”以及“中国物理学会关于物理学科现状调查的总结报告”。

八、国际交流 1. 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

2014年11月5-7日,第28届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全体大会(The 28th IUPAP General Assembly)在新加坡举行。来自全球各成员学会的代表、IUPAP执委会成员、各专业委员会主任等100余人参加会议。以詹文龙理事长为团长的中国物理学会五人代表团出席会议,代表团成员包括:朱少平副理事长、IUPAP北京联系人吕力、国际交流委员会主任龚旗煌,以及谷冬梅副秘书长。会议通过决议,今后三年(2015-2017年)IUPAP会费份额将继续按每年3%的比例递增;会议决定,支持向联合国提议2019年为“国际声学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Sound)”。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执委会和各专业委员会。澳大利亚Bruce McKellar上任第28届IUPAP执委会主席,瑞典Cecilia Jarlskog为前任主席,美国Kennedy Reed当选待上任主席,新加坡潘国驹(Kok Khoo Phua)当选秘书长。詹文龙连任IUPAP执委会副主席。学会推荐的16位专家入选各专业委员会,其中,金晓峰、林海青当选专业委员会主任,柳卫平、龙桂鲁当选为副主任,龚旗煌当选为秘书,朱星、汤雷翰、曹臻、丁洪、李明、薛其坤、王牧、邢志忠、陈强、丁大军、张双南等11人分别当选各专业委员会的委员。来自中国台湾的郭瑞年也当选IUPAP执委会副主席,位于台北的物理学会推荐的5位专家入选各专业委员会,其中2人当选专业委员会主任。会议期间,中国物理学会提出增加3个会费份额的申请,即由原来的12个份额增至15个,得到大会的一致通过。另外,IUPAP秘书处将由位于伦敦的英国物理学会总部迁至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2014年8月,清华大学吴念乐教授(IUPAP物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强教授参加了在阿根廷Cordoba举行的“国际物理教育大会(ICPE 2014)”。吴念乐应邀做题为“Active Learning and MOOC: A Case in Special Relativity”的报告。该会议是IUPAP所属的系列会议,每年举办一次。下次会议将于2015年8月在北京召开,由中国承办。

2014年度,在中国科协的支持下向IUPAP缴纳会费计24980欧元。

2. 亚太物理学会协会(AAPPS)

2014年1月19-21日,第30次亚太物理学会协会理事会议在中国台北召开。这是第八届AAPPS理事会成立之后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中国物理学会组织4人代表团参会,他们是:清华大学龙桂鲁教授(AAPPS副主任)、北京大学朱星教授(AAPPS理事)、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吴令安研究员(AAPPS理事金奎娟的代表),以及中国物理学会副秘书长谷冬梅(前AAPPS司库)。会议任命前AAPPS主席、日本Shoji Nagamiya教授为AAPPS Bulletin新主编;感谢亚太理论物理中心对AAPPS Bulletin及AAPPS网站的支持;决定继续支持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讨论成立专业分会事宜;听取Robert Robinson关于第13届亚太物理学术会议筹备情况的介绍,会议计划于2016年12月4-8日在澳大利亚Brisbane召开,与澳大利亚物理学会全体大会同期举行。与会代表各自简要介绍了所属学会的近期活动。本次会议由位于台北的物理学会承办。

2014年,在中国科协的支持下向AAPPS缴纳会费及赞助费,共计5200美元。

3. 美国物理学会(APS)

2014年3月5日,“中美物理学会领导人早餐会(APS-CPS Leaders Breakfast Meeting)”在美国丹佛举行。参加会议的中方代表包括: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王玉鹏,常务理事吕力、王牧等;美方代表包括:美国物理学会主席Malcolm R. Beasley,秘书长Kate Kirby,主编Gene Sprouse,国际部主任Amy Flatten等。双方就共同感兴趣的议题以及近期将要开展的合作项目交换了意见。会议在美国物理学会春季学术会议期间召开,类似会议也曾在2012年、2013年举办过。

2014年3月27日,常务理事王牧受聘担任美国物理学会主办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PRL)的副主编,并兼任APS期刊部中国协调人。

2014年11月13-16日,由美国物理学会(APS)和美国物理教师协会(AAPT)等机构联合举办的“新入行物理与天文教师研讨会(The Workshop for New Physics and Astronomy Faculty)”在美国马里兰州College Park举行。来自美国各院校的72位教师参加会议。应美国物理学会的邀请,中国物理学会组织4人代表团参会,他们是:清华大学朱邦芬院士(团长,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复旦大学金晓峰教授、同济大学顾牡教授,以及中国物理学会副秘书长谷冬梅。金晓峰应邀做了题为“Case Study as a Way to Understand Physics”的大会报告。研讨会分教学策略、评估与评价、手段与资源等几个方面交流,与会者分组参加各单元的活动。与传统教学相比,这种方法使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倾听者,更多的是参与者、思考者、讨论者、实践者和表达者。在美国,物理教学研究是物理领域不可或缺的研究方向之一,受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中国在此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要做的事情很多。青年是物理学科发展和物理教学的未来,我们今后应该进一步加强对青年物理教师的培养,尤其是在教学能力提高方面给予更加系统的培训。会议期间,代表团还访问了美国物理学会、美国物理研究会(AIP)、美国物理教师协会等位于美国物理中心(American Center for Physics)的办事机构。

4. 韩国物理学会(KPS)

2014年10月24日,“第五届中韩物理学会联合论坛(The 5th KPS-CPS Joint Forum)”在韩国Gwangju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半导体物理”。经半导体物理专业委员会推荐,中山大学金崇君教授、武汉大学付德君教授和清华大学王立莉教授参加会议,与韩国的四位专家分别在论坛上做最新研究进展报告,并进行了深入交流。此次论坛与韩国物理学会秋季学术会议同期举行。前四届论坛分别在韩国Daejeon(2010年4月)、中国天津(2010年9月)、韩国Busan(2011年10月)和中国厦门(2013年9月)召开。2014年12月26日,中国物理学会十届十一次常务理事会会议任命付德君教授为2015年度“第六届中韩物理学会联合论坛”的中方召集人。

九、组织建设

本年度,分别于3月28日、9月26日、12月26日召开中国物理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第九次、十次、十一次常务理事会议,讨论决定学会的各项重要事务。十届九次会议讨论并通过“关于贯彻实施《中国物理学会个人会员管理条例》的决定”,决定指出,学会任职人员必须是会员,通过学会渠道推荐申报各类奖项、荣誉等的前提是学会会员。十届十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中国物理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代表分配方案”和“中国物理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产生办法”。十届十一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中国物理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换届方案”。

2014年3月17日,学会通过了中辰兴会计师事务所对2013年财务账目的审计工作;8月26日,学会的法人证书通过了民政部的年度检查。

2014年,学会所属分支机构凝聚态理论与统计物理专业委员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低温物理专业委员会、高能物理分会、量子光学专业委员会、半导体物理专业委员会、发光分会等分别进行了换届改选,高能量密度物理专业委员会完成了组建工作。

本年度,收取广西壮族自治区物理学会、厦门大学物理学院、液晶分会、静电专业委员会,以及丁海峰、白欣、李健、曹强、刘国磊、王玮、刘振超、任浩、梁桂荣、林海青、李明、朱少平、隋曼龄、吕力、张双南、曹臻、汤雷翰、王长、柳卫平、王进萍、杨素红、王海霞、张洁、丁洪、邢志忠、Shinichi Kurokawa、陈强、齐冠鸿、刘运全、王亚愚、蒋洪良、吴伟、张建东、张红霞、董耀、刘小兵、李青、刘小东、李群庆、禹升华、孙昌璞、顾兵、邱晓燕、李仁忠、王萌、王兴权、赵强、常钦、王华林、杨友昌、于晓辉、程金光、高原宁、岳崇兴、靳常青、张海龙、杨茂志、王群、刘翔、沈成平、赵政国、王青、李永庆、董兵、黄汝湘、娄辛丑、唐伯景、张振宇、耿立升、朱凯、李晓晶、张智明、王建农、方哲宇、曹春阳、陆朝阳、王喆、郑厚植、夏建白、李树深、姬扬、钱轩、王新年、张玉洁、黄梅、王紫薇、马凤才、冯灏、刘建强、吴惠桢、袁晓林、刘建军、胡志高、周锐、蒋青权、朱士群、赵恒凯、关宝璐、聂家财、龙亿涛、曹周键、丁持坤、张玲、何唐梅、宋爱民、张新惠、刘永录、黄明球、刘玉孝、贺锋、周正威、银燕、刘仁保、刘冰、林兆军、龚云贵、孙洪波、谢懿、申德振、李海波、李传波、陈元柏、陈德友、郑丽、何军、李会东、樊群超、孙卫国、黄如、贺德衍、任继荣、徐洪起、范桁、刘伍明、康俊勇、田雨、姜开利、邓雪梅、杜明德、赵昆、张勤芳、徐士杰、季向东、秦华、马俊、朱守华、李传锋、戴宁、陈申见、刘峰、刘念华、陈徐宗、姜胜林、衣学喜、徐立昕、吴岳良、蔡荣根、杨垂平、阮伟东、刘捷、裴振华、王开友、吕有明、许小红、吴亚波、韩申生、李勇、庄卫东、常凯、娄文凯、韩德专、张远波、叶柳、吴立谦、胡响明、罗民兴、马杰、肖连团、沈文忠、殷汉卿、张卫平、高喆、李福利、沈波、龚敏、冒亚军、林秀敏、李海鹏、郑雨军、秦智袖、陈和生、王运祥、邓富国、段晓征、陈洪波、陈光德、竹有章、牛海波、耶红刚、伍叶龙、郑仕标、王立、朱致英、张鑫、张雷、李冠强、彭娉、邵福球、张国锋、薛名山、唐双虎、王鑫、陈宇翱、蔡钳、吕笑梅、任伟、郑坚、刘晓龙、李含涛、陈雷、何红建、葛哲屹、郭光灿、陈爱喜、方忠、陈敏华、张清明、崔田、王安忠、朱涛、武强、刘正猷、谢心澄、李小英、李翔、刘伟民、杜世萱、李京波、江华、沈文庆、张荣、汪浩、韩胜强、朱邦芬、鲁公儒、彭茹雯、陈平形、陶小马、欧阳钟灿等会费共计141633.31元,共制作会员证300个。

十、奖励及其他

1. 2014年1月27日,原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丛树桐教授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2. 2014年3月18日,中国物理学会荣获《中国科协(2013卷)年鉴》优秀组织单位称号,谷冬梅被评为“十佳优秀撰稿人”。

3. 2014年4月7日,我国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冼鼎昌研究员不幸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

4. 2014年7月18日,继2012年、2013年之后,中国物理学会再次获得中国科协2014年度能力提升专项三等奖,资助额计100万元。

5. 2014年9月7日,我国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北京师范大学黄祖洽教授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6. 2014年10月13日,经学会推荐,北京大学黄如教授荣获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7. 2014年11月15日,经学会推荐,由清华大学段文晖教授牵头的项目“低维材料中新奇量子现象及其调控的机理研究”荣获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8. 2014年12月3日,我国著名天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物理学会引力与相对论天体物理分会主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陆埮研究员因病逝世,享年83岁。

9. 2014年12月4日,中国物理学会荣获中国科协“2014年度全国学会科普工作优秀单位”称号。

10. 2014年12月7-8日,经学会推荐,2014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领军人才候选人——清华大学王亚愚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苑长征研究员、北京大学刘运全教授全部通过初评,参加视频答辩会。

11. 2014年12月12日,经学会推荐,上海交通大学贾金锋教授荣获2014年度“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称号。

12. 截至2014年底,共收到2014-2015年度中国物理学会各项物理奖推荐31项。其中,胡刚复物理奖2项、饶毓泰物理奖3项、叶企孙物理奖5项、吴有训物理奖5项、王淦昌物理奖3项,谢希德物理奖6项,黄昆物理奖3项,周培源物理奖4项。

2015年度工作计划

1. 2015年1月,组织参加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单位主办的“国际光学年”启动大会,并在2015年与中国光学学会联合开展各种纪念活动。

2. 2015年2-3月,与美国物理学会在美国德克萨斯州San Antonio联合召开“中美青年物理学家联合论坛”。论坛主题为“凝聚态与材料物理”。论坛将与美国物理学会春季学术会议同期举行。

3. 2015年5月,在杭州承办“第16届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4. 2015年8月,在北京举办“国际物理教育大会(ICPE 2015)”。该会议是IUPAP所属的系列会议。本届大会主题为“Engaging Students in Physics: Research and Practice”。

5. 2015年9月,在长春召开“中国物理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十一届理事会。

6. 2015年9月,在长春召开“中国物理学会2015年秋季学术会议”,届时将组织颁发2014-2015年度中国物理学会物理奖。本届会议由吉林大学承办。

2015年,学会将继续与各分支机构合作,积极开展学术交流、科学普及、教学与竞赛、出版、物理名词、咨询和国际交流等方面的工作。组织好第32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选拔选手参加第46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承办第六届中韩物理学会联合论坛,支持并积极参与IUPAP和AAPPS两个国际组织的各项活动,进一步开展与各国物理学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认真组织好推荐国家科技奖、推选两院院士候选人的工作。继续探讨为会员服务的新方法。

中国物理学会
2015年1月7日
学会概况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北京市603邮政信箱(100190) 电话/传真:010-82649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