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物理学会期刊发展战略研讨会会议纪要

2018年11月3-4日,中国物理学会出版工作委员会在杭州召开关于中国物理学会期刊发展的战略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杨国桢、朱邦芬、欧阳钟灿、聂玉昕、吕力、武建劳、包景东、王伯林、王久丽、古丽亚、王进萍、张印俊、尹华伟、黄燕萍、谷冬梅和胡兴华。中国激光杂志社董事长杨蕾女士应邀出席会议。

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朱邦芬院士做了题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把中国物理期刊推向一个新的台阶”的主题发言。他指出,目前国内学术期刊落后于科技进步;物理期刊的发展要回归本源,争抢一流;学会期刊的系列化工作应进一步推进,建立不同刊物之间的转稿机制,逐步形成自己的旗舰期刊,扩大期刊系列的整体影响力和发文量;学会期刊的国际化道路如何走,也要认真研讨。

杨蕾董事长应邀做题为“中国激光杂志社集群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的报告。该杂志社由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和中国光学学会共同投资创建。十年来,杂志社在光学相关期刊集群的质量提升、创办新刊、运行机制、协办会议和承办展览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探索,获得了体制带来的出版自信,受到国内科技期刊领域的广泛关注。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吕力做了题为“物理期刊出版工作思考”的报告,回顾了世界科学中心变迁与国际科学期刊主舞台转移的历史,以及当今国内科技论文和期刊发展的情况,分析了物理学家、物理期刊和管理机构三方各自的关注点和相互关系,为会议后半部分讨论物理期刊的发展战略和评价机制提供了话题。

随后,Chinese Physics Letters编辑部主任武建劳、Chinese Physics B编辑部主任王久丽、《物理》编辑部主任王进萍,以及《物理学报》编辑部主任古丽亚结合实践工作和深入的思考,分别做了题为“CPL Express Letters工作进展”、“国内期刊国际化合作现状”、“期刊集群提升影响力的探索”,以及“《物理学报》办刊实践与思考”的报告。

与会代表听取报告,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并形成如下观点:

一、出版工作委员会近期工作任务

1. 为学会期刊的进一步发展争取挂靠单位的支持:

针对CPL、CPB等期刊编辑部人手不够等问题,由编辑部就近期工作计划和人员配置需求制订具体合理的发展规划,出版工作委员会协助与挂靠单位联系,以求在财务和人员管理方面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2. 推动相关编辑部继续加强和完善综合出版平台的建设工作。

二、稳步推进期刊的系列化

学会所属英文期刊若形成Letter+A、B、C、D乃至更多专业化子刊的格局,将有助于建立不同期刊之间的转稿机制,吸引更多高质量的文章,有助于形成学会的旗舰期刊,从而提高期刊的总体实力和影响力。应继续完善期刊出版平台,吸引、推进期刊间的合作联系和系列化进程。

三、继续推进期刊的国际化进程

学会期刊要继续加强国际化建设,增加国际编委、国际审稿人,吸引更多的国外来稿。

四、关于期刊评价和分区问题

中科院期刊分区是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科学计量中心的科学研究成果,自2004年发布至今,在一些场合被用于高校评估和科研人员的考核评奖。国内学术界和期刊界对该分区及其应用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该方法突出顶端优势,JCR排名前5%的期刊才能成为一区期刊,而国内大部分期刊都被排在了三区、四区,对于优秀稿件的外流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另外,这种分区主要依据汤森路透公司发布的期刊影响因子IF,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一些期刊为追求高影响因子而大幅度减少发文数量的做法。再者,无论是IF还是期刊分区,都是对期刊总体文章水平的评价,并不能用来评价某一篇文章的水平。

会议讨论认为:1)学会不应鼓励将工资收入与发表文章的期刊分区进行挂钩的做法;2)学会将进行调研,若存在学会所属期刊在分区排序明显偏低的不合理情况,学会将出面与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协商解决此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这次会议议题还涉及学会期刊海外发行的长远目标、期刊开放获取等重要问题,但因时间紧促、问题复杂等原因,这些议题未能在会上充分展开。

(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  吕力)

 

《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理学编·物理学卷5》编委会
第三次会议纪要

2018年11月4日,《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理学编·物理学卷5》(简称“传略5”)编委会第三次会议在杭州玉皇山庄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欧阳钟灿、杨国桢、朱邦芬、聂玉昕、谷冬梅、王进萍和胡兴华。会议由编委会主任欧阳钟灿院士主持。

会议听取了传略5的约稿、收稿及审稿的情况介绍;讨论解决了审稿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逐一审定了已经收到的44篇文稿的导言;确定了未来工作时间表,初步计划于2019年完成全部稿件的审稿和通审,着手文字校对,并就出版工作进行了讨论。

(传略5编委会秘书  胡兴华)


朱邦芬副理事长做报告 中国激光杂志社杨蕾董事长做报告
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吕力做报告 会场
会议合影 传略编委合影
分支机构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北京市603邮政信箱(100190) 电话/传真:010-82649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