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好,今天是2025年5月12日,星期一
湖北省物理学会2013年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计划 (一)工作总结 1、成功举办2013年湖北省物理学会学术年会

湖北省物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于8月21-25日在恩施召开。本次年会由湖北民族学院协办。近200名代表参会。湖北民族学院副院长邓磊教授、湖北物理学会理事长刘昌教授分别在大会上致辞。

五位专家应邀做了精彩的大会报告,分别是:华中科技大学胡忠坤教授:“冷原子干涉重力测量”;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所李润兵副教授:“全光快速响应连续可控克尔相位门”;武汉市教育科学院伏森泉老师:“2013年全国高考新课程乙卷质量分析”;华中师范大学黄致新教授:“基于课堂应答系统的互动性、探究性物理教学”;武汉大学王建波教授:“纳米尺度物质的精细原子构型及其力学和物理特性的电子显微学研究”。大会设两个分会场进行分组交流,共有24位代表在分会场做口头报告,并首次邀请优秀研究生做分会场报告。参加口头报告的代表分布广泛,充分调动了会员参加学术活动的积极性。与会者讨论热烈,交流效果很好。会议评出五个优秀墙报奖,颁发了证书和奖金。

会议共收集论文164篇,出版了论文摘要集。论文内容涵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高等物理教学、中学物理教学等多个方面。

年会期间,召开湖北省物理学会理事会议。学会所属分支机构负责人分别做了工作报告。会议全票通过,增补湖北工程学院、湖北文理学院为湖北省物理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会议还制订了2014年活动计划,确定2014年学术年会将于暑假在武汉举行。

2、组织参加2013年湖北省科协“科技创新源泉工程”评选活动

湖北省物理学会由武汉大学担任理事长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所、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和湖北大学为副理事长单位,学会人才济济、学术氛围浓厚。多年来,学会利用自身优势,开展制度化、多样化的学术活动,科普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在诸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展现学会风采,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学会积极参入湖北省科协组织的“科技创新源泉工程”的系列评选活动,获得“创新示范学会奖”,潘春旭秘书长荣获“创新创业人才奖”。

3、组织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湖北赛区),再创佳绩

截至2013年11月,在湖北省科协青少年中心的支持下,湖北省中学生物理竞赛工作圆满结束,我省参赛学生再次取得了优异成绩。

2013年7月在丹麦举行的第44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武汉二中张成锴荣获一枚金牌;2013年5月在印尼举行的第14届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华中师范大学一附中鲍依木荣获一枚金牌。

2013年,湖北省参加全国中学物理竞赛预赛的学生约2万人。经预赛选拔,约1000人参加了9月19-20日在武汉大学举行的复赛。复赛评出全省一等奖47名、二等奖204名(后五名并列)、三等奖698名。选拔19人代表湖北省参加10月25日-11月1日在大连举行的全国决赛,荣获一等奖12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名,是获得全国决赛一等奖最多的省份(本届共设一等奖53个)。12名获得一等奖的学生全部被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当场录取;获得全国决赛二、三等奖的学生以及部分湖北省赛区一等奖的学生,也获得了北京大学或清华大学的最优惠自主招生降分条件。获得全国决赛一等奖的12名学生中,有11名进入了国家集训队,成为2014年进入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和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国家代表队的候选者。

(二)2014年工作计划 1、召开学术年会

学会每年召开一次学术年会。2014年,学术年会将于暑假在武汉召开,要求各单位积极组织会员投稿,将出版会议文集,评选优秀论文和优秀墙报奖,给予获奖者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激励。预计参加人数为500人。学术年会是学会每年的重点活动之一。

2、组织竞赛工作

多年来,湖北省中学生物理竞赛工作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每年都有学生代表国家参加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的省份之一。优异成绩的取得与学会领导的高度重视、竞赛委员的认真工作、全省各重点中学的积极参与、奥赛教练们的辛勤劳动和选手们的努力拼搏分不开。

目前,在全国竞赛的获奖选手不再有保送资格的情况下,如何调动学生参加竞赛的积极性,组织好2014年的竞赛工作,是湖北省物理学会中学物理竞赛委员会面临的较大挑战。学会将一如既往地认真组织2014年度竞赛的各项工作,争取再创佳绩,同时,争取参赛规模保持在2万人左右。

3、参加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湖北省科协每两年举办一次优秀论文评选活动。2012年学会积极参加评选活动并取得了优异成绩。2014年,湖北省物理学会学术工作部将积极组织会员,参加省、市两级科协举办的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按一定比例评出“湖北省物理学会优秀论文”若干奖。

4、做好社会服务工作

做好社会服务工作是湖北省物理学会的宗旨之一。2014年,学会将积极面向社会,策划、组织和开展物理学科普活动与宣传,培养科普人才,完成湖北省科协部署的各项科普工作;积极开展大学物理竞赛工作,包括理论竞赛和实验竞赛,并向全国性大学物理竞赛推荐队伍和人才,力争办出水平和品牌;积极开展师范技能大赛工作,并向全国性大赛推荐队伍和人才。

分支机构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北京市603邮政信箱(100190) 电话/传真:010-82649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