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散射专业委员会2017年工作总结

2017年,中子散射专业委员会在中国物理学会的领导和挂靠单位——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年度工作计划,开展了学术交流等活动。

一、组织建设 ◆ 召开中子散射专业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

会议于11月1日在成都举行。来自全国多所科研院校的专家委员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了中国散列中子源(CSNS)、中国绵阳研究堆(CMRR)和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等三个国内主要中子源的工程进展和用户培养状况;通报了“第二届中子散射戈登研究会议及研讨班”(2017年8月,香港)、“第五届全国中子散射会议”(2017年11月,成都)的情况;听取了国内其他主要中子平台举办研讨会、国内外交流合作,以及培养支持中子用户赴国外交流学习的情况。

陈和生主任介绍,2017年7月,他在带领中国物理学会代表团访英期间,与英国散裂中子源(ISIS)有关负责人就双边合作进行磋商,并达成以下协定:1)ISIS接受中国访问学者(中子散射用户)到其相关领域的谱仪上工作,一般6-12个月,人数不限;2)ISIS的七个领域用户年会对中国用户开放,以期了解相关领域的中子散射应用情况和发展动向。

会议还讨论了2018年全国中子散射会议暨国家中子源多学科应用研讨会的筹备工作,以及中子散射专业委员会的工作计划等。

二、学术活动 ◆ 召开东莞理工学院-中国散裂中子源多物理谱仪研制项目评审论证会

会议于3月25日在东莞理工学院举行。多物理谱仪是东莞理工学院与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香港城市大学合作,在CSNS建设的一台全散射谱仪,建成后将服务于东莞理工学院高水平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并向国内外材料科学领域的科研人员开放。评审论证会专家来自中科院物理所、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北京大学、澳门大学、深圳大学、广州大学、中国广核集团等单位,中科院物理所沈保根院士担任评审组组长。

CSNS工程经理陈和生院士向专家们报告了多物理谱仪的科学目标、研制内容,以及中子散射技术工程中心建设、运行模式、核心团队等。专家们认真听取报告,并对报告内容进行了详细讨论,一致认为项目的研究目标明确,内容合理,方案可行,研究队伍构成合理,前期工作基础扎实,可有效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项目经费预算基本合理,具备启动条件,建议尽快启动项目建设,并加强多物理谱仪用户群体的培养。

◆ 协办第二届中子散射戈登研究会议(GRC)及研讨班(GRS)

会议于8月5-11日在中国香港举行。陈和生院士应邀在GRC会议上做题为“China Spallation Neutron Source - A shining star on the Horizon”的首场大会报告,向国际同行介绍CSNS的工程进展、未来开放运行及新谱仪建设规划。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东莞分部简宏希、柯于斌分别做了张贴报告。会议期间,进行下一届(2019年)戈登会议主席的提名和选举,柯于斌当选为联合主席。

戈登研究会议(GRC)系列于1931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创办,以鼓励非正式交流、引导领域前沿和推动新一代研究创新而著称。

◆ 召开第四届CSNS通用粉末衍射谱仪(GPPD)用户专题研讨会

会议于10月21-22日在广东东莞召开。来自国内外15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7位专家参加会议。中科院物理所沈保根院士担任会议主席。

项目组报告了GPPD过去一年的建设进展、用户工作,以及谱仪调试工作计划。与会专家分别报告了各自课题的研究进展以及计划利用中子粉末衍射开展的工作。会议围绕GPPD的首期实验计划和用户合作展开全面讨论,并提出首期实验提案。从数据对比、数据完整性和研究成果显示度等方面考虑,GPPD的首期实验拟与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合作,同一样品根据双方的实验条件,分工进行中子衍射实验。与会专家还提出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GPPD的建设、运行和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用户基础。

◆ 召开第五届全国中子散射会议

11月1-3日,由中子散射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所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全国中子散射会议暨国家中子源多学科应用研讨会-2017在成都召开。来自国内外60余所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的23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是历届会议中人数最多的一次。会议报告了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和中国绵阳研究堆(CMRR)一年来的最新进展。

会议共安排23个大会报告,71个分会报告,内容涉及中子谱仪进展、中子衍射与工程、大尺度中子散射、中子衍射与结构、中子非弹性散射、中子衍射与高压等领域。会议评选并颁发了青年优秀论文奖。

◆ 召开中子科学和中子技术学科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启动会

12月15日,中国科学院学部学科发展战略研究项目——中子科学和中子技术学科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启动会在广东东莞举行。来自国内1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40余名专家代表出席了会议。

中子科学和中子技术学科发展战略研究项目旨在通过咨询调研,研究如何依托国内已有的三个中子源推动中子科学学科发展与中子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项目负责人为中科院高能物理所陈和生院士和中科院物理所沈保根院士。

启动会上,沈保根院士详细介绍了项目的背景、意义及研究内容,陈和生院士介绍了CSNS的工程进展、科学应用和未来规划等。北京科技大学王沿东教授,中科院物理所李世亮研究员,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张俊荣研究员、梁天骄研究员分别做了相关课题的情况介绍。随后,与会专家对项目的开展进行了讨论,并提出多项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 召开中国散裂中子源第九次国际评审会

会议于12月18-20日在广东东莞举行。来自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日本J-PARC国家实验室、英国卢瑟福•阿普尔顿实验室(RAL)、欧洲散裂中子源 (ESS)等科研机构的16位国际知名专家参加了评审会。

CSNS工程经理陈和生院士全面介绍了过去一年CSNS取得的主要进展:加速器和靶站谱仪的设备安装已全部完成,全面开始调束工作。8月28日首次打靶成功获得中子束流;11月9日打靶束流重复频率达到25Hz的设计指标,打靶的平均质子束流功率超过10kW。

与会专家分别听取各系统的20个详细进展报告和计划中的6个谱仪的汇报,与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并参观直线隧道、环隧道、靶站等工程现场,实地了解CSNS的设备调试进展情况。

专家们祝贺CSNS一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对各系统的专业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对设备调试、用户培养、辐射安全、未来的升级计划等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最后,陈和生院士感谢各位专家连日来的辛苦工作,指出CSNS是用户实验装置,工程竣工后将对全球用户群体开放,CSNS的未来还需要各位专家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建议。

三、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进展

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已建成的一期中子散射谱仪有9台,另有7台谱仪预计2018年竣工。一期谱仪带束调试工作进展顺利,谱仪的各项性能指标均已达到设计要求,并逐步开展了基础研究和应用领域研究。4月24日,CARR冷源系统首次完成开堆条件下的综合调试,各系统运转正常,各项参数符合设计要求。中子散射应用研究中心开展了镍基高温合金材料的小角散射研究、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结构研究等。国际合作方面,联合核子所脉冲堆IBR上中子散射设备,进行小角、反射、粉末、织构等束流合作实验,开展CIAE-HZB双边合作。

四、中国绵阳研究堆(CMRR)进展

2017年,CMRR在Advanced Materials,Phys. Rev. Appl.、Acta Mater.、J. Phys. Chem. C等期刊发表20余篇论文。工程应用方面,CMRR已经与商飞、621、钢铁研究总院、606所等约20个研究所和企业开展测试。

五、中国散列中子源(CSNS)接待来访 ◆ 英国驻穗总领事馆商务领事Simon Mellon一行

3月28日,英国驻穗总领事馆商务领事Simon Mellon一行8人访问CSNS。王芳卫研究员接待来访,并介绍散裂中子源项目的相关情况,以及中英两国在中子科学、加速器领域的合作情况。

◆ 马来亚大学代表团

4月12日,马来亚大学理学院院长Zanariah Abdullah一行5人访问CSNS。王生研究员接待来访,并介绍CSNS概况,加速器、靶站的相关情况,以及与东南亚国家在中子科学、加速器领域的合作情况。

◆ 芝加哥大学Peter Littlewood教授

9月18日,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原主任、芝加哥大学Peter Littlewood教授应邀访问CSNS,并做题为“通过调节弹性耦合来控制氧化物中的莫特相变”的报告,20余名科研人员现场聆听了报告。

◆ 美国散裂中子源K. Herwig教授和日本散裂中子源T. Otomo教授

10月24日,美国散裂中子源(SNS)Kenneth W. Herwig教授和日本散裂中子源(J-PARC)Toshiya Otomo教授应邀访问CSNS,并分别报告了SNS、J-PARC的最新研究成果,100余名科研人员现场聆听了报告。

◆ 香港大学孙红哲教授

12月8日,香港大学孙红哲教授应邀访问CSNS,并做题为“金属生物学综合方法”的报告,20余位科研人员现场聆听了报告。与会双方还就未来合作交换了意见。

◆ 香港城市大学校长郭位一行

12月14日,香港城市大学校长郭位、材料科学系主任王循理访问CSNS。王贻芳院士介绍散裂中子源项目的基本情况和中子散射技术的科学应用。郭位校长希望进一步加强双方合作,共建“多物理谱仪”,积极拓展用户领域,更好地发挥大科学装置的作用。

六、资助用户赴国外交流学习

2017年,CSNS资助用户出国项目包括:1)层间相互作用对三角结构反铁磁体的磁性动力学的影响(马杰,上海交通大学);2)热电材料Bi1-xBaxCuSeO和BiCu1-xSeO的晶格振动(洪家旺、魏宾、杨超,北京理工大学);3)高温高压下ɛ-Fe3N中N原子扩散行为的研究(胡启威,四川大学);4)112型铁基超导材料中自旋共振的非弹性中子散射研究(罗会仟,中科院物理所);5)应用中子衍射技术研究木聚糖酶的催化反应机理(万群,南京农业大学)。

 

分支机构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北京市603邮政信箱(100190) 电话/传真:010-82649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