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在中国物理学会的领导下,在挂靠单位——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所的支持下,开展了以下活动,有效地推动了原子与分子物理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协作。
一、学术交流 1. 原子分子参数及相关科学问题前沿论坛2月6-7日,由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所主办的“原子分子参数及相关科学问题前沿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内原子分子物理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物理一处倪培根处长、张守著教授等25人参加会议。与会专家各自介绍研究工作的最新进展(共安排17个报告),并针对原子分子数据研究联合体的未来发展规划进行了讨论。
2. 第三届基于高离化离子的精密测量物理国际研讨会4月22-27日,由主办的“第三届基于高离化离子的精密测量物理国际研讨会(Workshop on Precision Physics Based on Highly Charged Ions III)”在武汉举行。来自美国、俄罗斯、德国、日本和印度的10位物理学家以及来自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物理所等国内兄弟单位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共同研讨精密测量物理前沿问题。会议由三天研讨会和两天4场专题讨论会组成。会议期间,还组织专家参观了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所原子干涉仪实验室、单原子操控实验室、离子光钟实验室和冷分子离子实验室。
3. 第九届超快现象与太赫兹波国际研讨会4月23-26日,由国防科技大学主办、美国光学学会协办的“第九届超快现象与太赫兹波国际研讨会(ISUPTW2018)”在长沙举行。ISUPTW现已成为国内超快现象与太赫兹波研究领域最重要的学术会议之一,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
此次研讨会荟萃了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沈学础院士、天津大学姚建铨院士、南京大学吴培亨院士、美国罗彻斯特光学所张希成教授、德国亥姆赫兹德累斯顿罗森多夫研究中心Harald Schneidder教授、韩国光州科学技术研究院Kim教授等国内外相关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来自中国以及全球14个国家/地区的300余名专家及青年学者参加会议。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王振国院士在开幕式上致辞。会议共安排196个报告,其中大会报告8个、主旨报告17个、特邀报告45个、口头报告21个、张贴报告105个。会议设超快现象与超短脉冲、太赫兹科学与技术两个专题展开讨论,组织并颁发了优秀学生论文奖。
4. 第三届极端条件下物质与辐射国际会议5月6-11日,由青岛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三届极端条件下物质与辐射国际会议(ICMRE2018)”在青岛举行。青岛大学副校长于永明教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张维岩院士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建军、外籍院士毛河光,俄罗斯科学院院士Vladimir Fortov等320位专家参加会议,其中包括来自美国、法国、英国、日本、俄罗斯、瑞典、德国、捷克、西班牙、罗马尼亚、意大利、韩国等12个国家的52名外籍专家。
会议设极端条件下基本物理问题、脉冲能量及应用、激光粒子束辐照、激光等离子相互作用等4个专题进行交流。共安排18个大会报告、65个专题邀请报告和91个专题报告,其中外籍专家报告51个。另有121个张贴报告进行了展示。
本届会议全面展示了近年来国际极端条件下物质与辐射特性领域的成果及最新进展,对促进本领域与其它学科及产业界的沟通和联系,推动本领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会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支持。
5. 第三届原子分子光物理学术研讨会5月19-20日,由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所主办、西北师范大学承办的“第三届原子分子光物理学术研讨会”成功举行。来自全国40余所高校和研究所的120余名专家学者及师生代表就电子碰撞、重离子碰撞、冷原子动力学、超快强场激光与原子分子相互作用等领域展开热烈的学术交流与讨论。
在大会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中心和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所的参会代表分别报告了所在研究团队的最新科研进展。随后,共有19名参会代表做了学术报告。
会议决定,下届会议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中心承办。
6. 第八届冷原子物理国际学术研讨会6月10-14日,由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所承办的“第八届冷原子物理国际学术研讨会(ISCAP-VIII)”在武汉顺利召开。ISCAP由中科院冷原子物理中心发起,得到中国物理学会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的大力支持。该系列会议自2004年创办以来,每两年举办一次。来自国内外82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443名正式代表参加了本届会议,创历届参会人数之最。会议围绕冷原子和分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和简并费米气体、原子光学和物质波干涉、原子频率标准和精密测量、量子信息、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引力波、暗物质和基本对称性等主题展开研讨。会议共安排邀请报告36个,其中大陆及港澳台地区26个,其他国家和地区10个;另有张贴报告105个。
7. 基于储存环开展低能量高电荷态离子高精度物理实验国际研讨会8月12-16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德科学中心资助、中科院近代物理所和德国马普核物理所联合举办的“基于储存环开展低能量高电荷态离子高精度物理实验国际研讨会”在兰州召开。来自中国以及德国、日本、法国等国家和地区的8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深入讨论了当前基于重离子加速器开展的核物理、原子物理以及应用交叉学科的前沿科学问题,并就将德国马普所重离子储存环TSR搬到兰州组建TSR@CSR双环的可行性进行了专题讨论。
本次研讨会促进了中德双方在储存环中重离子物理前沿领域的交流,为下一步联合申请科研项目和合作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8. 中国物理学会2018年秋季学术会议分会场9月13-16日,由中国物理学会主办、大连理工大学承办的中国物理学会2018年秋季学术会议在大连理工大学召开。会议期间,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按惯例组织了“C:原子分子物理”和“Q:超快物理”两个分会场。其中,C分会场由詹明生、袁建民、张靖、丁大军召集,共组织口头报告38篇、张贴报告80篇;Q分会场由柳晓军、李儒新、魏志义、金明星、赵增秀、吴成印召集,共组织口头报告26篇、张贴报告29篇。
9. 2018年原子制造青年论坛12月14-17日,由南京大学主办的“2018年原子制造青年论坛”在南京召开。原子制造是在原子极限层次开展的颠覆性材料与器件的制造技术,是物质科学研究和精细制造技术的最前沿,是原子分子物理衍生的重要交叉学科。本次会议共安排8个大会报告,42个特邀报告,参会人数约200人。会议旨在促进相关领域青年科学家的交叉融合,得到军委科技委,江苏省科协、科技厅的支持。
二、专业委员会活动 1. 第八届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会议2018年,第八届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先后于4月16-17日(河南洛阳)、10月13-14日(辽宁沈阳)召开第四、五次工作会议。会议议题包括:“原子分子与团簇物理前沿问题”战略研讨;第二十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会议筹备;近期研究工作进展;交流各自领域发展设想等。
2. 组织撰写“原子分子与团簇物理前沿问题”发展战略研究2018年,由南京大学王广厚院士主持撰写的中科院学部学科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原子分子与团簇物理前沿问题”先后在洛阳和沈阳召开两次研讨会。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及相关专家共计30余人参加研讨会,就原子与分子物理前沿领域极端条件下的原子分子物理、超冷原子分子物理,以及奇异原子分子团簇物理等方向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和未来目标展开充分讨论和分工撰写,在多次讨论的基础上完成《原子分子与团簇物理发展的调研报告》。
三、期刊发行《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是由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四川省物理学会和四川大学联合主办的全国性学术刊物。2018年,共发行约3000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