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2015年工作总结

2015年,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在中国物理学会的领导下,在挂靠单位——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所的支持下,开展了以下学术交流活动,推动了原子与分子物理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协作。

一、学术交流 1. 辽宁大学物理学前沿问题研讨会

7月1-3日,辽宁大学物理学前沿问题研讨会在沈阳举行,约60名师生参会。会议主要关注原子与分子领域的前沿学术问题,议题涉及光场和原子分子相互作用与光谱、精确测量方法与应用、原子核物理及其相关交叉学科、团簇与特殊分子性质、光物理与等离子体物理、精确解析势能面构建、超快动力学实验等前沿领域。会议共安排8位专家做邀请报告,探讨原子与分子物理学及其相关交叉学科的研究现状、最新成果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2. 第十八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

8月10-14日,由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主办、鲁东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承办的第十八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在烟台举行。该系列会议是国内原子与分子物理领域的重要学术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会议主要关注原子与分子领域的前沿学术思想,共安排2个邀请报告、11个大会报告、29个分会报告、247个张贴报告,共收到会议论文322篇。代表们通过邀请报告、大会报告、分会报告、张贴报告以及论文摘要等形式,探讨原子与分子结构理论,原子、分子、光子相互作用与光谱,原子、分子碰撞过程及相互作用,大分子、团簇与特殊分子性质,外场、极端条件下的原子分子性质,以及与光物理、等离子体物理、表面物理、化学物理等学科交叉领域的前沿进展。

3. 中国物理学会2015年“秋季会议”原子分子物理专题和超快物理专题

9月10-13日,中国物理学会2015年秋季学术会议在长春举行。会议由吉林大学承办,参会人数近2500人。会议期间,按惯例组织了“C原子分子物理”专题,注册人数为182人,专题安排了15个邀请报告、16个口头报告、75个张贴报告;此次会议还增设了“R超快物理”专题,注册人数为83人,专题安排了21个邀请报告、19个口头报告、30个张贴报告。两个专题会议受到与会者的关注,在原子分子物理相关前沿领域及其交叉研究方向上进行了充分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 2015年强场原子分子物理研讨会

12月11-13日,2015年强场原子分子物理研讨会在汕头举行。来自全国11个单位的近20名学者参会。会议共安排13个报告。与会者就红外和XUV强激光场下原子分子的电离、解离和高次谐波等过程的研究方面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5. 基于超高精度离子阱的前沿物理问题研讨会

会议于11月17日在上海举行,由复旦大学主办。邀请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及多所高校的专家围绕基于超高精度离子阱的前沿物理问题展开研讨,高电荷态离子阱在基础物理研究中具有重大意义,依托于超高精度离子阱,可以对原子质量进行极高精度的测量。质量作为自然界最基本单位之一,不断提高质量测量的精度一直是物理学界的目标。通过基于质量的高精度测量,还可以进一步研究中微子以及检验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式等基本物理问题。

二、专业委员会活动 1. 第七届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第七次会议

会议于8月10日在烟台举行,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讨论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全体大会的议程,投票确定了新一届专业委员会的委员候选人。

2. 第八次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会员代表大会

会议于8月11日在烟台与第十八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同期举行。大会根据专业委员会会议决议,并报请中国物理学会批准,通过民主投票,选举产生了第八届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以及专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秘书长人选,并报请中国物理学会批准。

3. 参加国际会议

第29届国际光子、电子、原子碰撞学术会议(ICPEAC)于2015年7月在西班牙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中国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等单位的20余名学者参加会议,并有多位学者担任此次会议的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和组委会委员。同时,我国学者还参加了国际离子-原子碰撞学术会议、(e,2e)国际学术会议,以及短波强光场中原子分子过程(ISWAMP)国际会议等。

三、科普活动

7月16日,辽宁大学举行“科普开放日”活动,向社会开放辽宁省半导体发光与光催化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光电子功能器件与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同时展示了该校自然、科技综合型博物馆。开放日当天,共接待市民近300人次。

通过开放两个重点实验室,使公众得以了解相关领域的科普知识,实验室也将尽全力为需要技术培训的公众提供帮助。辽宁大学自然、科技综合型博物馆创建于2012年,由沈阳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资助,目前馆藏动物标本几乎涵盖分布于辽宁省的全部物种,包括国家Ⅰ、Ⅱ类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约40种;科技类展品包括智能机器人、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装置、甲醇燃料电池发动机模拟装置、太阳能电池发电-电解水制氢-氢燃料电池联合演示装置、光催化净化水中污染物演示装置、便携式全息照相设备等。这些展品丰富了青少年学生的自然知识,使公众有机会近距离地观赏这些高科技产品。此外,该校还于5月21日在沈阳市雷锋小学、汾河小学举办科普专题报告,受众人数达200余人次。

辽宁大学通过科普开放日、科普讲座等活动,充分发挥学校的智力优势,结合学校特色学科领域与公众密切关注的热点,通过现场演示、讲解、咨询等多种形式让青少年、社区居民以及广大公众了解科学技术,达到科学普及的目的。

四、期刊发行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是由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四川省物理学会和四川大学联合主办的全国性学术刊物。2015年共发行约3000册。

五、2016工作计划 1. 学术交流

2016年将组织若干个学术会议,如:成像技术及其在原子分子物理中的应用讨论会、第27届原子与固体碰撞国际会议(ICACS)、中国物理学会2016年秋季学术会议、第12届亚洲国际原子分子物理学术会议(AISAMP)、冷原子分子物理国际讨论会等;支持专业委员会委员组织各类小型学术研讨会,推动学科内外的合作研究;组织参加并争办与本学科相关的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

2.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加强学科发展战略的学术研讨,与国家相关部门沟通,争取更好地发展原子与分子物理学科;进一步规范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的各项组织规定;在依托单位建立专业委员会网站,宣传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的新进展。

3. 办好会刊

拓展《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的发行面;提高会刊的学术影响力;支持办好原子分子物理相关的学术刊物等。

分支机构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北京市603邮政信箱(100190) 电话/传真:010-82649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