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态计算专业委员会2013年总结

中国物理学会凝聚态计算专业委员会于2013年正式成立。2013年3月28日,中国物理学会十届六次常务理事会审议并通过了凝聚态计算专业委员会名单,同意王恩哥为第一届凝聚态计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方忠、龚新高、林海青为副主任委员,委员共计23人。

作为一个全新的专业委员会,凝聚态计算专业委员会在中国物理学会的正确领导和挂靠单位——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开展工作,完成了中国科协部署的各项工作,组织开展学术交流、专业学术活动等方面的工作。现具体汇报如下:

1. 2013 ICTP-NSFC现代电子结构计算国际研讨会

研讨会于7月8-12日在上海复旦大学成功举办。会议由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NSFC)和中国材料研究会计算材料学分会联合主办,复旦大学计算物质科学实验室承办。来自美国、德国、意大利、瑞士、韩国以及中国的14位著名专家学者应邀报告了各自在计算物理和计算材料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300余名师生,并有20余位国际学者和学生参会,显示出中国计算材料科学的蓬勃发展和研究队伍的壮大,以及日益增强的国际影响力。

2. “中国物理学会2013年秋季学术会议”计算物理分会

会议于9月12-15日在厦门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全国150余所高校、40余所科研单位的2297人参加会议(网上注册人数为2814人),规模超过了以往各届。其中,有34位专家应邀在计算物理分会做报告。分会还张贴了51张科研海报。

3. 第16届亚洲第一性原理电子结构计算研讨会(ASIAN-16)

会议于10月27-30日在北京成功举行。该系列会议关注计算凝聚态物理和计算材料科学的前沿进展,自1998年首次举办以来,每年举办一次。本届会议由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表面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举办。会议为计算凝聚态物理领域的科学家提供了在计算物理方法和计算化学等前沿领域进行深度交流的国际平台,吸引了来自亚洲国家/地区、活跃于电子结构理论前沿的134位科学家。为期3天的研讨会共安排了24个邀请报告,并组织了海报讨论。会议组委会成员包括:马焱铭(主席)、林海青、方忠和龚新高等。

4. 为科技人员服务 1)北京大学量子材料科学中心2013年暑期学校

本次暑期学校于6月18-22日在北京举行,由冯济、肖镝、姚望等优秀青年学者参与组织,共聘请了9位相关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为学生及科研人员深入讲解谷电子学、自旋电子学领域的背景知识和前沿进展。本期学校旨在探讨新颖量子自由度的问题,具体包括:谷和自旋电子学、新颖二维量子材料、关联材料及自旋流理论进展等。授课形式包括讲座、报告和学生墙报。专题讲座完整且内容相对独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述专题。学术前沿报告使学员有机会进一步开阔视野。而墙报环节鼓励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并进一步增强了师生互动。暑期学校面向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青年教师以及少量的本科生,来自全国各地的150余名师生注册参加了本次暑期学校。

2)Quantum Espresso 计算软件包的培训班

培训班于7月10-12日在上海复旦大学举行。培训班由Quantum Espresso软件包开发团队组织,邀请Stefano Baroni教授和Nicola Marzari教授为学员授课。课程包括:密度泛函理论概述、Quantum Espresso 软件包安装和使用说明、基态性质、声子、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瓦尼尔函数、电子输运、电子激发态、多体微扰理论和格林函数GW方法等。培训班还邀请曙光计算机公司和浪潮计算机公司专业人员向参会人员介绍了他们的超级计算机平台和相关软件。

培训班吸引了全国各地的300余人报名。为了让更多学员、特别是低年级研究生参加该培训班,接受计算物理强化课程的学习,会议地方组委会与培训方积极沟通,将原定的60名学员人数扩充到了126人,他们来自全国近50个不同单位。学员们经过为期三天的课程培训和上机实习,收效很大。

2014 年工作计划

2014 年,凝聚态计算专业委员会将继续与会员和广大同行合作,开展学术交流、科学普及和国际交流等方面的工作。组织好“秋季会议”计算物理分会;召开第17届亚洲第一性原理电子结构计算研讨会;继续推动以“暑期学校”和培训班为形式的专业知识技术普及活动;讨论推动本专业委员会的奖励机制建设;探索为会员服务的新方法。

分支机构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北京市603邮政信箱(100190) 电话/传真:010-82649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