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9-23日,第26届国际高压科学与技术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召开。来自中国以及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地区100余个研究机构的800余位专家学者代表参加了这一盛会,其中,国外代表278人,参会人数为历届最多。国际高压科学与技术大会由国际高压科学技术促进会发起,每两年举办一次,是国际高压科学技术领域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系列学术会议。这是时隔16年该系列会议第二次在中国举办,也是首次与亚洲高压科学研讨会(ACHPR8)、中国高压科学技术会议(CHPC19)“三会合一”。本届会议由高压物理专业委员会等单位承办,高压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物理所靳常青研究员任大会主席。
物质在高压条件下具有与常压全然不同的结构和性能,呈现出极为丰富的功能特性演化,如:至柔的石墨通过高压“点石成金” 转化为至硬的金刚石,它们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人类最早接触到的天然金刚石就是在地球内部的高压状态形成的。半个多世纪前,科学家发明了高压装置,通过高压合成实现了人工制备金刚石的梦想。当前,高压可以合成制备许多常规条件难以研制的全新材料,已经在超硬、超导、磁电演生材料等领域大显身手。宇宙已知实体物质绝大部分处于高压状态,随着高压科学技术的发展,势必有越来越多的新材料、新现象和新功能通过高压“点石成金”,呈现在世人面前。
本届会议围绕“高压科学技术”主题,对目前备受学术界关注的“金属氢”等热点话题展开讨论。国际著名高压科学家Ho-Kwang Mao教授做关于高压下压力标定的大会报告。美国哈佛大学Issac Silvera教授做他们近期在金刚石砧中得到金属氢的报告,其结果发表在Science上。德国马普所M. I. Eremets教授做他们近期在氢-硫化合物中通过高压得到203K的超导临界温度的报告,这是目前超导临界温度的最高记录,其结果发表在Nature上。日本高压科学技术协会主席Tetsuo Irifune教授做关于大体积压机合成纳米陶瓷的大会报告。会议共安排10个大会报告,141个邀请报告,276个口头报告,以及313个张贴报告。
会议期间,组织颁发了Bridgman奖和Jamieson奖。前者是国际高压领域的最高奖,本届授予M. I. Eremets教授。后者是青年学者奖,本届授予Philip Dalladay-Simpson博士。
在会议期间召开的国际高压科学技术促进会委员会议上,靳常青获选连任执委会委员,并当选为第一届亚洲高压科学理事会主任。
本届会议得到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中国科协、中国物理学会、中国晶体学会、中国材料研究会、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等多个部委和学术团体的大力支持。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高压物理专业委员会 供稿)
国际高压科技促进会主席Fernando Rodríguez教授(右)向德国马普化学所M. I. Eremets教授(左)颁发Bridgeman奖 | Fernando Rodríguez教授与本届大会主席靳常青研究员 |
毛河光院士做大会报告 | Rajeev Ahuja教授做大会报告 |
会场 | 会场 |
张贴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