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量密度物理专业委员会2018年工作总结 1. 召开“第四届全国高能量密度物理青年科学家论坛”暨“第一届高能量密度物质诊断技术研讨会”

4月14-15日,由高能量密度物理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技大学等单位承办的“第四届全国高能量密度物理青年科学家论坛”暨“第一届高能量密度物质诊断技术研讨会”在合肥召开。来自全国22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150余位本领域青年科学家前来参会,共安排67个口头报告和26个张贴报告,参会人数和报告数目均达到历史新高。

会议分高能量密度物理和诊断技术两个分会场,交流了高能粒子加速、天体物理和空间物理的实验室研究、新型辐射机制和辐射源、高能量密度物理现象、新型诊断技术、X射线元器件和X射线诊断设备等研究内容。 参会代表畅所欲言,各自介绍最新研究进展,台下提问和讨论非常热烈。会议评出6个优秀口头报告和6个优秀张贴报告。

本次会议加强了国内相关研究单位的相互了解,促进了相互合作和资源整合,进一步提升了高能量密度物理专业委员会的影响力。在中国物理学会高能量密度物理专业委员会、粒子加速器分会的支持下,“全国高能量密度物理青年科学家论坛”已成为一年一度、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会议。会议商定,第五届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承办。

2. 召开“第三届极端条件下物质与辐射国际会议(ICMRE2018)”

5月6-11日,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单位主办、高能量密度物理专业委员会等单位协办的“第三届极端条件下物质与辐射国际会议(ICMRE2018)”在山东青岛隆重举行。来自中国以及美国、俄国、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瑞典、捷克、沙特、日本、韩国等国家/地区的330余名专家代表到会交流,其中外籍专家50余人。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张维岩院士、青岛大学副校长于明海教授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会议主题包括:激光与粒子束聚变及磁驱动聚变;极端条件下的基础物理;脉冲功率技术和高能电子学;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共安排4个大会报告专场,26个并行分会场报告专场(包括65个分会场邀请报告、88个口头报告),以及1个张贴报告专场。会议还针对极端条件下流体界面不稳定性、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不稳定性、激光聚变科学、高能量密度物理先进诊断技术等专题设置了4个卫星会议。

本次会议共邀请18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做大会邀请报告。俄罗斯科学院Vladimir Fortov院士、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Victor Malka教授、美国罗切斯特大学Michael Campbell教授、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Thomas Mattsson教授、英国帝国理工大学Sergey Lebedev教授、罗马尼亚极端光基础设施-核物理装置(ELI-NP)Kazuo A. Tanaka教授、法国波尔多大学Dimitri Batani教授、法国巴黎第六大学Nicolas Sisourat教授、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Praveen Ramaprabhu教授等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极端条件物质与辐射领域的最新进展,引发与会专家的热烈讨论。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毛河光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朱少平研究员、流体物理所谢卫平研究员、激光聚变研究中心郑万国研究员,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所陈京研究员、蓝可研究员等专家的报告,则分别介绍了我国利用极端辐射开展的稠密物质特性研究进展、挑战计划高能量密度领域的研究进展、流体物理所脉冲功率技术能力发展概况、高功率激光技术现状与应用、新型球腔的理论与实验进展等,吸引了外籍专家的强烈兴趣。会议还邀请中科院近代物理所赵红卫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盛政明教授、清华大学岳骞教授等,分别介绍了重离子束在高能量密度研究中的现状与挑战、等离子体光学在激光粒子加速器与激光聚变领域的应用、锦屏极深地下实验室及暗物质实验进展。

会议期间,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主办的Matter and Radiation at Extremes还组织颁发了编委特别贡献奖和优秀作者奖。西安交通大学赵永涛教授、捷克科学院物理所Stefan Weber教授荣获编委特别贡献奖。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所丁宁研究员、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Dieter H. H. Hoffmann教授、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Toma Toncian教授荣获优秀作者奖。

会议决定,下一届会议将于2019年5月20-24日在安徽合肥召开。

ICMRE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为了展示本院在极端条件下物质与辐射领域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着力打造的精品学术交流会议。自2016年第一届ICMRE在成都召开以来,该会议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年。会议为国内外专家搭建了一个深入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持续提升了极端条件下物质与辐射领域的国内外影响力。

 

分支机构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北京市603邮政信箱(100190) 电话/传真:010-82649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