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发光分会的工作主要包括:(1)主办3次学术会议;(2)召开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发光分会专业委员会。具体如下:
一、学术会议 (一)第13届全国发光学学术会议(CLC2013)会议于4月20-24日在南京市召开,由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会和中国稀土学会发光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东南大学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该系列会议每三年举办一次,主要是为全国从事发光、显示及照明等研究和技术领域的科技工作者提供一个学术、高新技术、信息和人才交流的平台。来自全国120余个单位的48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392篇,49位代表分别做了大会邀请报告和专题邀请报告,105位代表做了口头报告,张贴报告232个。
开幕式上,东南大学常务副校长胡敏强、发光分会主任申德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物理I处处长张守著和大会主席范希武分别致辞,会上还播放了我国发光学事业开拓者——徐叙瑢院士对本次会议的视频寄语。
会议展示了我国发光学前沿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相关产业研发动态。近年来,发光学发展迅速, 在探索传统发光学的自然规律和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新材料、新器件的研发方面不断取得突破,并在纳米发光、发光学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等交叉学科及相关研究领域找到新的出口。本次会议的研究特点包括:
1. 加强国产先进设备的开发:南昌大学江风益教授注重设备研发与工艺结合,实现蓝光二极管MOCVD生长设备国产化,其自制的MOCVD设备多项指标性能超过进口设备,大大降低了LED成本。
2. 与企业联手创造高额商业价值: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所张洪杰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团队创新性地发明了发光寿命可调、与交流供电频率匹配的稀土LED发光材料,并以此为核心在国际上首创新一代交流LED白光照明光源技术。该产品已通过美国UL和欧盟CE认证,企业已形成亿元以上产值。
3.站在电光转换领域前沿,持续突破世界纪录:华南理工大学曹镛院士领导的研究组从材料分子设计出发,使聚合物异质结太阳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及相关参数有大幅度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高达8.7%,创出新的世界纪录(国外报道的最高效率约6%)。
4. 注重学科交叉,注重新材料、新技术的开发。
本次会议参会人数之多是空前的,而且以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及产业界同仁为主,预示着我国发光学事业朝气蓬勃,前途光明。参会代表来自全国120所高校、科研院所及公司企业,表明发光学领域“研产学”的紧密结合,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本次会议必将对推动我国发光学事业的研究、发展及产业化,促进国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产生深远影响。
(二)第八届全国暨华人有机分子和聚合物发光与光电特性学术会议会议于7月31日-8月2日在长春市召开,由发光分会主办,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与物理所发光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来自中国(含香港、台湾)和美国、日本、瑞典等国家/地区的47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其中包括:发光分会名誉主任范希武研究员、华南理工大学曹镛院士、南京工业大学黄维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邱勇教授、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院长王利祥研究员、香港大学任咏华院士,以及日本九州大学Chihaya Adachi教授等。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与物理所副所长张学军、范希武、黄维,以及奥来德公司董事长轩景泉等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会议共安排大会特邀报告5个、大会邀请报告41个、分会邀请报告及口头报告55个,墙展210个,共交流论文326篇。
全国有机发光学术会议每两年举行一次,是发光学领域的全国性重要学术活动之一。会议为全国从事有机/聚合物发光、激光、光伏及相关领域材料、器件等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学术、高新技术、信息和人才交流的平台。
(三)第六届全国氧化锌学术会议会议于12月4-6日在厦门市成功召开,由发光分会主办,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和厦门大学联合承办。该系列会议每两年举行一届,是我国氧化锌研究领域的专题学术会议。来自中国(含港台)、美国、欧洲等61个单位的24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南京大学郑有炓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张守著处长、工程与材料学部陈克新处长出席了会议。
会议集中展示了近两年我国在ZnO基础研究及其应用领域所取得的进展与最新成果,共收到论文摘要214篇。为鼓励中青年科研骨干脱颖而出,本届会议增设了大会快报栏目;同时,为提高交流效果,还增设了张贴报告环节,并评选了优秀张贴报告奖。会议共安排大会邀请报告13篇、大会快报7篇、分会邀请报告30篇、分会口头报告76篇,以及张贴报告89篇。报告涵盖ZnO相关材料和器件的理论研究;ZnO体单晶、薄膜、异质结生长;ZnO基材料的掺杂和杂质缺陷研究;ZnO基光电器件;ZnO基薄膜晶体管;纳米ZnO材料和器件等13个专题。其中p型掺杂及光电子器件应用仍然是最受关注的主题,在自补偿机理、受主掺杂率和稳定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进一步深入,为解决p型掺杂问题提出新的思路。另外,ZnO基薄膜晶体管、透明导电薄膜、纳米器件等也受到更多的重视。
经大会程序委员会表决,下一届会议将于2015年在宁夏召开,由北京大学承办。本届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二、 组织建设 (一)发光分会第12届会员代表大会大会于4月22日在南京市召开。参加本次大会的会员代表共300余人。发光分会第11届委员会主任申德振研究员做了工作报告。秘书长赵东旭研究员就新一届委员候选人的产生过程作了介绍。与会代表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第12届委员会委员共30人(名单附后)。
在过去三年里,发光分会坚持跟踪发光学学术发展前沿,以及发光学应用的产业化进程,为促进我国发光学基础研究的发展和技术创新,积极开展广泛的学术和技术交流活动,先后主办三次系列学术会议,即:2011年在深圳举行的第五届全国氧化锌学术会议,2011年在张家界召开的第七届全国暨华人有机分子和聚合物发光与光电特性学术会议和2012年在呼和浩特举办的第四届全国稀土纳米发光学术会议。这些会议的特点包括:(1)一些最新研究成果正加速向产业转化;(2)吸引了来自美国、台湾、香港等地的海外代表,这些会议已经成为国际同行进行交流的平台。
发光分会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指导办好会刊——《发光学报》。过去三年,在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与物理所的大力支持下,《发光学报》成功进入EI检索,影响因子创历年新高,达到1.62。
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会第12届委员会名单(以汉语拼音为序):
江风益 康俊勇 李京波 刘佩华 刘益春 吕有明 彭俊彪 申德振
宋 航 宋宏伟 孙甲明 苏海全 汤子康 滕轶超 王晓华 王笑军
王永生 王育华 肖志国 徐春祥 许 武 尹 民 印寿根 张国义
张洪杰 张家骅 张建华 张希清 赵东旭 庄卫东
(二)发光分会第12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会议于4月22日在南京市召开,由第11届委员会主任申德振研究员主持。与会委员根据第11届委员会的推荐,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第12届常务委员共11名。赵东旭研究员介绍了第一届发光学技术创新奖和第六届徐叙瑢青年优秀论文奖的评审情况。会议经过讨论和表决,决定2016年第14届全国发光学学术会议由上海大学承办,张建华教授为会议组织委员会主任。
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会第12届常务委员名单(以汉语拼音为序)
江风益 刘益春 彭俊彪 申德振 汤子康 王永生 肖志国 许 武
张国义 张洪杰 赵东旭
(三)发光分会第12届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会议于4月22日在南京市召开。与会常务委员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出第12届委员会主任申德振,副主任王永生、江风益和汤子康。会议就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1)经申德振提名,讨论决定赵东旭为新一届委员会的秘书长;
2)继续聘任徐叙瑢院士、吴伯僖教授、苏锵院士和范希武研究员为名誉主任;
3)决定2014年在北京召开发光学战略研讨会,由北京交通大学王永生教授承办;
4)讨论通过了《发光学报》第11届编委会名单;建议编委会把好质量关,通过每年组织的长春编委会议,抓住当前发光学研究热点,引领学科发展;
5)经过认真讨论,决定“第一届发光学技术创新奖”授予南昌大学刘军林;决定“第六届徐叙瑢发光学优秀青年论文奖”一等奖授予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所冯婧、二等奖授予江苏科技大学戴俊和北京理工大学钟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