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于10月19-23日在重庆召开。来自全国显微学领域及仪器厂商的近50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交流内容包括: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微束分析、扫描探针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在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物理学、化学化工、环境科学、地学等领域中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成果;显微学相关仪器的理论、技术和实验方法的发展与改进;电镜及其它显微学仪器的使用、改进与维修等。
会议邀请10位国际知名学者参会,并做显微学领域最新研究发展与进展的大会邀请报告。他们是:清华大学朱静院士的“占位分辨EMCD磁结构研究”、中国科学院沈阳金属所叶恒强院士的“Laves 相中层错与位错结构”、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台湾清华大学陈福荣教授的“达成 Feynman 的挑战”、日本东北大学陈明伟教授的“非晶材料原子尺度结构表征”、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邹进教授的“催化剂在纳米线生长的作用”、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聂建峰教授的“Atomic-Resolution HAADF-STEM Characterization of Solute Segregation and Aggregates in Light Alloys”、美国纽约州华兹伍斯研究中心隋海心教授的“Cryo-electron microscopy of microtubule-based complexes”、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朱平教授的“不同对称性生物样品的近原子分辨率冷冻电镜三维结构重构”、北京林业大学林金星教授的“重要膜蛋白内吞的单分子研究技术”。报告体现了近年来国内外新材料领域微观结构研究的最新进展与成果,得到与会代表的高度关注和赞扬。
为增强交流效果,年会设立7个分会场进行分组交流,分别是:1)电子显微学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2)纳米结构材料的性质与表征;3)像差校正电子显微学;4)原位电子显微学;5)扫描电子显微学+EBSD;6)扫描谱学;7)生命科学。各分会场的学术报告和讨论非常热烈,表明我国电子显微镜领域的年轻学术带头人数量和学术水平有大幅度的提升。
此外,部分电镜设备生产厂家报告了最新产品的性能,如:超高分辨场发射电镜、Advances in He/Ne Ion Microscopy - from Imaging to Nano-Fabrication、透射电镜的最新技术进展、阴极发光(CL)技术及其最新进展等,与会代表从中了解了目前国际显微学领域仪器的新进展。随着设备水平的提高,电子显微镜在材料、生物医学和农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事电子显微学相关的科研工作者数量迅速增加。
会议期间,电子显微镜分会和《电子显微学报》编辑部共同组织了“第四届中国电子显微摄影大赛”评选活动,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和三等奖3名。另外,还评出优秀墙报奖10名,优秀论文奖9名。
本次年会是显微学领域的一次盛会,对将我国显微学研究推向更高层次、使中国成为国际显微学应用发展领域的重要地区之一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举办第一届东亚地区显微学会议会议于10月15-18日在重庆召开,由电子显微镜分会主办、重庆大学承办。来自日本、韩国、中国(含台湾地区)等国家/地区的约250位学者参加了会议,其中,境外代表125人。10余家仪器制造厂家代表参加会议,并展出了新型分析仪器。
美国田纳西大学 Pennycook 教授报告了单原子分辨下二维碳材料掺杂结构与电子结构研究,这是继诺贝尔奖得主在二维碳材料上的开创性工作之后,该体系的又一项重要发展;日本东京大学 Ikuhara 教授报告了原子尺度氧化物模型体系缺陷结构与电子结构的研究,他在国际氧化物双晶及模型体系晶体缺陷领域享有崇高地位;电子显微镜分会主任、浙江大学张泽院士报告了原位原子尺度纳米结构的奇异力学特性,他领导的团队在原位原子尺度结构表征方面一直走在国际前沿。其他与会代表也就个人的近期工作做了相关报告。会议讨论热烈,是地区电子显微学领域的一个重要会议。
美国 Nion 公司在会上展示了最新高真空透射电子显微镜,将空间分辨率提高到50皮米,能量分辨率提高到20毫电子伏,是近年来国际上少有的突破。FEI、日本电子等公司也介绍了其研发的世界上最先进电镜的构造、技术与应用。
三、举办第六届郭可信暑期专题电镜讲习班由电子显微镜分会和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所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材料与制造大型仪器区域中心承办的“第六届郭可信暑期专题电镜讲习班”于7月3-7日在苏州成功举办。郭可信先生一生“桃李满天下”。本届讲习班恰逢郭先生九十诞辰,其学生悉数到会,多位学生专程从国外赶了回来。中国科学院、苏州工业园区等单位的领导,郭先生的亲属等300余名专家、学者和学生参加会议。本届讲习班是开班以来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
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所长杨辉向与会代表详细介绍了苏州纳米所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因身体原因未能到会的叶恒强院士发来ppt,简要汇报了正在撰写的《郭可信传》的情况;会上还首次展示了郭先生生前的最后一封信,在这封写给北京工业大学孙威的信中,他请孙教授代为学生修改论文,此时离郭先生去世仅余三天,郭先生这种严谨治学、提携后进的精神深深感染了与会的每一个人;中国科学院化学所所长万立骏院士深情回忆了他向郭先生求学的宝贵经历,并就表面纳米结构设计与建筑新策略与STM研究作了专题报告;因身体原因而缺席的李方华院士由其学生代为向郭先生致敬,并介绍了解卷处理和DEC软件应用的相关工作;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朱敏也回忆了他跟郭先生求学的经历,并汇报了氢和锂储存的多层结构材料研究。随后,59名学者就电子显微学方法、应用和最新进展进行了为期两天的交流。
本期讲习班首次将材料与生物电镜融为一体。生物部分既包括近年来兴起的结构生物学,也包括传统的细胞生物学电子显微技术;材料部分包括球差校正、原位与球差校正电镜应用以及电子晶体学与材料电镜等。讲习班在介绍电子显微镜与显微技术的进展时,需要从其电镜背景知识讲起,深入浅出,为此,授课专家们还就基础知识的讲解进行了分工,收效很好,学员反响热烈。
闭幕式上,日立、日本电子、FEI、Gatan 公司等介绍了环境透射、球差校正等现代电镜系统。代表们分析我国电子显微系统的前沿和发展,听取浙江大学电镜中心,重庆大学电镜中心、中国科学院金属所固体原子像开放实验室、苏州纳米所纳米测试中心等的情况介绍。
本次讲习班以教为主,学员不仅可以学到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可以了解不同类型的电镜,是个难能可贵的机会,对提高学员的成绩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