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理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杨国桢

2007年9月17日

 

各位代表、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大家好!

 

中国物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今天在这里开幕了。在此,请允许我代表第八届理事会向关心和支持中国物理学会各项工作的各位领导、向为学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四年来,我国物理学界的张志三、吴杭生、丁大钊、周如松、黄昆、王绍民、郭可信、彭桓武、阮图南等著名物理学家先后辞世,他们曾在各自的领域中对我国物理学事业的发展和物理学人才的培养做出过突出的贡献,我谨代表第八届理事会对他们的逝世表示深切的哀悼!

四年前的今天,也就是2003年9月17日,中国物理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在安徽省合肥市由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在这四年的时间里,本届理事会在中国科协的领导和挂靠单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支持下,在民政部的指导以及各分支机构的密切配合下,积极组织开展了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根据学会会章,本届理事会即将完成全体会员所赋予的历史使命。受本届理事会的委托,我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予以审议。

 

一、四年来学会工作的回顾

 

(一)“2005—世界物理年”活动

为纪念爱因斯坦发表狭义相对论等5篇重要论文100周年,联合国在第58次全体会议上通过决议,确立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全球物理学工作者为此欢呼雀跃,纷纷行动起来,开展了众多纪念活动,向公众宣传物理。

本届理事会非常重视这样一个世纪性的纪念活动,多次召开常务理事会,商议纪念活动的方案和组织形式,与有关部门接洽,商谈联手组织有关活动事宜,积极配合有关媒体,向公众进行科普宣传。2004年10月,在重庆组织召开了首届地方物理学会秘书长会议,进行“世界物理年”总动员。2004年底,在北京召开了“世界物理年”新闻发布会。

通过广大物理学工作者的努力,以及各省市自治区物理学会和各分支机构的积极配合,我们共同度过了一个不寻常的2005年。我们真诚地提醒各位,虽然“2005—世界物理年”已经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但是我们“提高物理学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物理”的使命还远未结束,才刚刚开始。

在此,我代表本届理事会向各位代表汇报一些纪念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情况。虽然我知道,各省市自治区物理学会,以及各分会、专业委员会举行的纪念活动还相当多,影响也相当大。

 

由中国物理学会牵头或参与组织的重要纪念活动:

◆    “物理照耀世界”光束传递活动

这是一个有32个国家/地区、大约15万人参与的全球性的纪念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在这15万个参与者中有半数以上(约8万人左右)是由我们组织在中国大陆展开活动的。这项活动由物理教学委员会和中国科协青少年工作部共同主办,在地方科协、地方物理学会的严密组织和积极配合下,在我国34个省、市隆重展开,时间是4月19日晚19:00-21:00。围绕这项活动,各地区开展了一系列世界物理年纪念活动,各省市领导亲临活动现场,各知名物理学家纷纷走上讲台为公众作科普或学术报告。全国各大媒体都进行了报道。

◆    世界物理年纪念大会

大会于4月1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作为“世界物理年在中国”的启动大会,这项活动受到全国各界的高度重视,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主持大会。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李政道,著名物理学家彭桓武、冯端,以及我国物理学界的杰出青年科学家张杰分别作了演讲。活动由中国科协、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物理学会等单位共同主办。有关单位负责人,美国、德国、以色列等国家外交使节,以及各科研院所大约700名代表有组织地出席了纪念大会。

◆    世界物理年宣传挂图

这套52张一套的宣传挂图包括“理论篇”、“人物篇”、“舞台篇”、“应用篇”和“展望篇”五个部分,是我会组织专家在文字、图片、布局等方面经过反复多次的认真讨论,历时半年多的时间,于2005年4月印制完成的。随图附送的还有相关人物的背景材料。当时没有准确估计需求量,只印了700套,一经面市,立刻受到全国物理学界的热烈欢迎,很快就发售一空了。这套挂图在各省市开展“世界物理年”宣传活动以及在全国各大中院校进行新生教育和科普教育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许多学校都将挂图做成展板,陈列在教学楼大厅里,对教学与科研环境的建构以及物理文化的宣传和普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另一个角度看,在我国,基础学科中类似的宣传材料还是太少了。

为满足全国各科研院所及广大物理学工作者的需要,我会尽快组织专家对“挂图”的内容进行适度修改后,于9月份又推出了“纪念世界物理年系列图片”画册,面市后同样受到了好评。

需要指出的是,考虑到我国各地区的差异,为了扩大“世界物理年”的宣传广度,无论挂图,还是画册,我们都先后向各地方物理学会免费赠送了一定数量的印本;即使出售,也是以低于成本价售出的。注重普及宣传和非赢利性是中国物理学会始终坚持的一个基调。

◆    世界物理年学术报告会

6月3日上午,学术报告会在清华大学主楼后厅召开,陈佳洱、戴念祖、张双南和杜祥琬先后作了风格各异的精彩报告。当天下午,在同一地点召开了“彭桓武先生从事物理工作七十周年学术思想研讨会”,数十名院士以及彭先生的同事、好友、学生等400余人出席了研讨会,最后,彭先生以90岁高龄向与会者奉献了一场奇迹般的学术报告——“广义相对论:一个富于刺激性的理论”。彭先生对科学的痴迷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全场的每一个人。非常遗憾的是,彭先生于今年2月底离开了我们。

◆    “物理学与可持续发展”工程科技论坛

这一专题论坛属于中国工程院的系列论坛,在“世界物理年”与中国科协、中国物理学会合办了两期,分别于11月25日和12月2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举行。论坛共邀请了杨国桢、刘德培、陈立泉、乐嘉陵、许健民、杜祥琬、刘玉清、袁业立和范滇元等9位院士做精彩报告,受益者包括北航、北理工及附近高校的约700名师生。

 

学会组织的其他纪念活动:

◆    印制“世界物理年”宣传海报,免费在全国范围内发放;

◆    与新华出版物流通有限公司联合组织“走进物理—世界物理年纪念丛书全国联展”活动;与上海图书馆合作,举行“纪念相对论100周年科普图书专题展览”;

◆    支持北京师范大学组织开展“首都大学生国际物理年活动周”,首都各高校300多名学生代表参加了开幕式活动;

◆    在各地方物理学会支持下,物理教学委员会在京组织百名学生“2005国际物理年全国中学生夏令营”活动等。

 

学会积极组织参与的国际物理社会的纪念活动:

◆    前理事长陈佳洱先生出席在法国巴黎举办的联合国“国际物理年”开幕活动,并应邀在圆桌会议上作了题为“物理学是文化的一部分”的报告;

◆    杨国桢理事长带队赴南非德班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物理学与可持续发展世界大会”,大会设“物理学与经济发展”、“能源与环境”、“物理教育”及“物理与健康”等4个主题进行了交流;

◆    王乃彦副理事长带队赴瑞士伯尔尼参加欧洲物理学会“世界物理年”系列纪念活动;

◆    张泽副理事长赴德国德雷斯顿出席德国物理学会“世界物理年”庆祝活动——“Physics since Einstein”等。

 

(二)工作委员会

目前,中国物理学会共设有7个工作委员会,下面分别汇报各工作委员会四年来所开展的主要工作。

 

1.           学术交流

第八届学术交流委员会主任是张杰,副主任甘子钊、何祚庥,秘书邵海鸥,委员共27人。

据不完全统计,2003—2006年学会及其各分会、专业委员会共组织学术交流活动247次,平均每年约62次;其中国际会议58次,约占活动总数的四分之一。这4年中有一年的情况比较特殊,那就是2003年的“非典”,许多学术活动被迫取消或推迟召开了。

“中国物理学会秋季学术会议”是始于2000年的系列年会。在组织委员会全体成员的不懈努力和各承办单位的大力配合下,这一会议的影响在逐步扩大,参会人数也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了我国物理学界规模最大、综合性最强的学术活动之一。2003—2006年的“秋季会议”情况大体如下:

 

参会人数

地点

承办单位

2003年

500余人

合肥

中国科技大学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2004年

近600人

太原

山西大学和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2005年

近1000人

武汉

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武汉大学

2006年

1000余人

北京

清华大学

为期3天的2007年“秋季会议”将从明天开始在这里举行,今年的会议由南京大学承办。我代表本届理事会预祝会议举办成功!

我会于2003、2005和2006年,分别组织或与其他单位联合组织了中国科协年会的分会场,题目分别是“当代科学交叉的典范——纪念DNA双螺旋分子模型建立50周年学术研讨会”(沈阳)、“物理学与交叉科学专题报告会”(乌鲁木齐)和“医学分子影像装备自主创新与国产化专题论坛”(北京),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科学普及

第八届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谢诒成,副主任俞育德、胡升华,委员共18人。

本届委员会的主要工作围绕“2005—世界物理年”展开,组织专家完成了宣传海报、宣传挂图的设计制作和科普图书的评选活动,并在学会网站上开展了“世界物理年”海报公众有奖征集活动。其他工作还包括组织参加中国科协等单位主办的“科技周”活动、组织专家科普报告会、出版科普图书等。

 

3.           物理教学

第八届物理教学委员会顾问是赵凯华,主任陆果,副主任是卢德馨、杨再石、吴念乐、顾牡、王植恒、吴祖仁、鲁公儒、陈强、陈光德和林纯镇,秘书长王稼军,副秘书长是邱宏和彭前程,另有委员92人。

2004年12月,教学委员会在京举行了第一次扩大会议,来自全国大中学校的数百名物理教师参加了会议,大会组织的报告概括了教学改革方面的思考和实践,特邀专家关于物理学前沿和交叉学科的介绍,特别是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杨振宁教授的出席并讲话,开拓了教师们的视野,代表们还旁听了杨振宁为清华大学物理系本科生讲的一堂课。2006年10月,委员会在合肥举行了第二次扩大会议。

教学委员会与教育部物理学和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合作,每年召开一次“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育学术研讨会”;与高教出版社等单位合作,每年举办一届“大学物理课程报告论坛”;教学委员会还参与了“全国物理教学资源库”的组织建设工作。

本届教学委员会还举办了全国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物理教学成果竞赛、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全国中学物理特级教师学术研讨会、全国中学物理教学设计大赛及全国师范院校和中小学教学业务大赛等。这些活动对于推动我国大、中学物理教学现代化改革的研究和实践,促进广大物理教师的经验交流,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教学委员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组织一年一度的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以及选拔和组织参加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由竞赛委员会负责具体的组织工作。4年内,

l                      组织了第20-2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参赛学生总数超过145万人;

l                      组织参加了第35-37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每届派出5名选手,3次共15名选手全部夺得了金牌;

l                      组织参加了第5、7届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选派的16名选手共夺得14枚金牌、1枚银牌。

 

4.           出版工作

第八届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是聂玉昕,副主任阎守胜,秘书武建劳,委员共15人。本届委员会召开了两次工作会议,除了交流办刊经验外,还讨论了期刊电子化、系列化以及不端行为等问题。4年来开展的工作包括:

l                      对学术期刊中的不端行为的关注

2006年,委员会组织承担了中国科协“关于我国科技期刊不端行为调查、分析研究和治理建议”项目,通过访谈、征求意见、问卷调查以及国内外环境对比分析等,形成了3份有理有据的调研报告。2007年6月,在学会网站上开辟了“科学道德”专栏,通报已被证实的“不端行为”及处理办法等。

l                      组织编译科普图书《新世纪物理学》

委员会组织专家,历时两年半的时间,于2006年2月编译完成该书。这本书是德国物理学会赠送给中国物理学会的英文版图书“Memorandum on Physics”的中译本,质量很高,深受学者、教师和学生的喜爱。

l                      推进期刊系列化

推进学会所属英文期刊系列化是委员会致力多年的一项工作。经过多次征求意见,终见成效,《中国物理快报》、《中国物理》与《高能物理与核物理》将于2008年正式进入系列化。

l                      为我国主要高校订刊争取经费

委员会经过两年的努力,于2004年6月获得国家图书文献中心为期两年,每年160万元的资助,用于补贴全国64所高校集团购买美国AIP、APS及MAIK(俄罗斯科学院)等网络期刊数据库之用。

l                      国际交流

多年来,委员会与英国、美国等一些国际物理学界知名的出版集团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并多次接待他们的来访,商谈双方在出版、发行等方面的合作意向。2007年4月,学会组织代表团对英国物理学会出版社进行专访,受到了热情的接待。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学会所属期刊的管理,八届十一次常务理事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物理学会主办刊物编辑委员会规模的管理条例”。该条例自2006年6月1日起实行。

目前,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共11种,另有11种分支机构主办的学术期刊。4年来,部分期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举例如下:

l                      《中国物理快报》等9种期刊编辑部推荐的共19篇论文入选第1-4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

l                      2003-2005年,《中国物理》等7种期刊共获得中国科协学术期刊择优支持经费47万元;2006年,《中国物理快报》等6种期刊共获得中国科协精品期刊项目资助60万元;

l                      《物理学报》和《中国物理快报》分别获得了国家新闻出版署第二、三届国家期刊奖;

l                      《物理学报》、《中国物理》和《中国物理快报》3种期刊自2002年起,影响因子均已超过了1;

l                      自2006年起,《化学物理学报》变更为英文版;《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变更为双月刊。

 

2003年1月—2004年3月,学会办公室共编印《中国物理学会通讯》5期,每期印制3000份。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学会网站已经开通并且运行良好,因此,自2004年3月起暂停了《中国物理学会通讯》的编印工作。

 

5.           物理咨询

第八届咨询工作委员会主任是杨展如,副主任兼秘书周宏余,委员共17人。

四年来,咨询委员会共组织学术报告会及工作会议等5次,邀请专家、委员等作最新科研成果报告,组织委员参观清华大学纳米科技中心等科研单位,以及商讨成立医学物理专业委员会等事宜。

 

6.           物理名词

第八届物理名词委员会顾问是赵凯华,主任阎守胜,副主任刘寄星,秘书钱俊,另有委员8人。

本届名词委员会的中心任务是编辑出版新版《物理学名词》。自2004年10月以来,已经召开工作会议10余次,增补和修订物理学名词。这项工作已被纳入全国科技名词委员会的工作计划中,借2006年10月份召开工作会议之机,成立了第二届全国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这样,物理名词委员会的全体委员同时也成为了第二届全国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

 

7.           女物理学工作者

女性工作委员会成立于2002年9月。第一届委员会主任是吴令安,共有委员12人。

自2003年起,委员会借“中国物理学会秋季学术会议”之机,每年都同期召开一次圆桌讨论会,交流我国女物理学工作者的现状,分析原因,并特邀嘉宾现身说法,如:2006年,特邀叶企孙物理奖获得者胡华琛教授讲述她在退休后,克服身体、经费、工作条件等方面的重重困难,坚持不懈的奋斗经历。会议力求得到男性同行的理解与支持,并已初见成效,参加研讨会的人数逐年增加到40-50人左右,其中男性代表也逐步增加到20%,气氛一向都非常活跃。

本届委员会所做的一项实质性工作是,推动成立了“中国物理学会谢希德物理奖”(2006年底)。该奖用于奖励为中国物理学研究和物理教育做出突出贡献的女物理学工作者。

委员会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注重国际交流。吴令安主任及其他委员自2002年以来多次出访,积极参加IUPAP女性工作组例会、AAPPS女性论坛,以及IUPAP女物理工作者国际会议等活动。

 

(三)分会专业委员会

2004年3月,民政部批准成立了中国物理学会等离子体物理分会。至此,中国物理学会共有分会、专业委员会28个。

4年来,大多数分会、专业委员会都有规律地组织开展了学术交流、科学普及等活动,并能够按学会章程的要求进行换届。但是,有少数分会、专业委员会很少或几乎不开展任何活动;有5个专业委员会没有按规定换届或没有通过中国物理学会审批程序进行换届,它们是:非晶态物理专业委员会、高压物理专业委员会、磁学专业委员会、固体缺陷专业委员会,以及半导体物理专业委员会。

下面根据各分支机构提交的工作总结,列举一些较有特色的分会、专业委员会所开展的活动:

l                      高能物理分会:组织高质量、有影响的国际会议。如:2004年的“第32届国际高能物理会议”是国际高能物理领域最有影响的系列会议,来自全球42个国家/地区的近千名代表出席;2006年的“第14届国际超高能宇宙线相互作用学术会议”同样是所属领域有影响的系列会议之一。分会还定期组织“晨光杯”青年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l                      同步辐射专业委员会:注重科普宣传。如:2006年在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组织的“科技开放周”活动,两天内共接待50多个单位的3742人;还组织参加了“第八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等活动。2006年组织的“中英精英科技同步辐射科学研讨会”吸引了中、英两国数十位一流科学家,是一种有特色的学术交流模式。

l                      电子显微镜分会:在各个方面都较活跃。如:组织培训班、技术讲座等;举办双边会议收效也不错;还定期组织颁发“钱临照奖”、“青年优秀论文奖”、“桥本初次郎奖”等。

l                      核物理分会:每年平均组织10-15次学术交流活动;也组织专家到中学做科普报告。分会与日本建立了中日核物理合作委员会,加强两国在核物理领域的合作,每年选派10名研究生赴日本参加暑期学校,除了国际旅费外,研究生的其他费用均由日本承担。

l                      静电专业委员会:积极举办培训班,向企事业单位进行无偿技术咨询,组织技术讲座,普及静电防护与应用知识等。委员会主任刘尚合院士带头在全国多个单位做科普报告。

l                      粒子加速器分会:每年举办两期“全国医用加速器工程技术人员上岗培训班”;组织科普讲座及“希望杯”青年优秀论文评选等活动;还组织出版了专著《医用加速器原理与维修》。

l                      电介质物理专业委员会:组织出版了《电介质物理学》(第三版)、《现代压电学》(上、中、下)等专业书籍及科普类图书《神材妙用》。

l                      光散射专业委员会:组织科普讲座、无偿科技咨询,以及“优秀青年论文奖”、“优秀墙报奖”等评选活动。

l                      X射线衍射专业委员会:2006年举办的“X射线衍射分析原理与技术讲习班”,吸引了180余名青年学者,委员会免收了其中100名学员的费用。

l                      引力与相对论天体物理分会:原分会主任赵峥教授带头进行科普宣传,在全国各大、中学校为师生做科普报告。

l                      液晶分会:组织科普讲座、培训班,以及向社会提供无偿科技咨询等活动。为加速产业化进程,分会积极吸收部分企业人员入会。

l                      内耗与力学谱专业委员会:2006年与南京大学合办的“第八届全国固体内耗与力学谱学术会议、中国物理学会第七届内耗与超声衰减专业委员会全体会员大会暨王业宁教授诞辰八十周年纪念会”是一个有特色的集学术交流、组织建设、纪念活动于一身的综合性活动。

l                      光物理专业委员会:定期组织“饶毓泰基础光学奖”评选活动。

l                      发光分会:针对学科特点,分会组织学术活动常与行业协会密切结合,为科研成果产业化服务。

 

(四)组织建设

l                      定期召开理事会议、常务理事会议

根据《中国物理学会章程》的要求,常务理事会应该至少半年召开一次会议。四年来,共召开常务理事会会议15次,接近每个季度1次;共召开理事会会议3次。

l                      会员队伍建设

根据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关于会员交纳会费的规定”以及第八届理事会第二次常务理事会议通过的“关于会员交纳会费的实施细则”,自2004年1月起,中国物理学会开始收缴个人会费,实行统一的会员登记号。

学会自2004年1月1日起,开始对会员收取会费。截止到2007年6月30日,共收缴个人会费162940元,制作会员证3598个。自2004年11月份起,学会向缴费会员开通了免费浏览《物理》网刊的服务;正在酝酿为会员优惠订购《物理》纸刊。

4年来,共收缴团体会费87000元。目前,拥有团体会员单位13个。继续向有效团体会员单位赠送《物理》杂志,每期5册。

l                      规章制度建设

第八届理事会第八次常务理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物理学会分会、专业委员会设置管理条例”。条例对所属分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及委员的人数进行了规定,并提出分会、专业委员会不设置名誉职位的要求。该条例自2005年5月16日起实行。

 

(五)国际交流

1.积极参加国际组织的活动

(1)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

l                      2005年10月,杨国桢理事长率领中国物理学会代表团出席在南非开普敦举行的“第25届IUPAP全体会议”。我会推荐的陈佳洱当选执行委员会副主席,聂玉昕等12人当选专业委员会委员。

l                      2004年3月,王恩哥秘书长代表中国物理学会赴加拿大蒙特利尔参加IUPAP“2005—世界物理年”国际筹备会议。

l                      IUPAP任职人员的活动:IUPAP副主席陈佳洱于2006年分别出席了在英国伦敦和捷克布拉格召开的IUPAP执行委员会会议及专业委员会会议;宇宙线专业委员会委员马宇倩、结构和凝聚态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王恩哥、核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沈文庆也参加了各自专业委员会的活动。

(2)亚太物理学会联合会(AAPPS)

l                      2004年10月,吴令安代表中国物理学会出席在越南河内召开的“第五届AAPPS全体大会”。我会推荐的顾秉林、张杰当选新一届理事会理事。

l                      2007年8月,张泽作为顾秉林的代理人、李方华作为张杰的代理人、吴令安作为新的理事候选人,出席了在韩国浦项召开的“第六届AAPPS全体大会”。张杰、吴令安当选新一届理事会理事,张杰当选为主席,任期为2008-2010年。

l                      参加AAPPS理事会议:陈佳洱、张杰、谷冬梅(作为张杰及中国物理学会的代表)、郑志鹏(代表中国物理学会)先后出席了AAPPS的4次理事会议。

 

2003—2006年,在中国科协资助下,我会按期分别向IUPAP和AAPPS两个国际组织交纳了足额会费。

 

2.密切与国际物理学会之间的往来

(1)德国物理学会(DPG)

l                      为庆祝中国物理学会成立70周年,德国物理学会于2003年向我会赠送图书“Memorandum on Physics”200册。该书由德国物理学会编制。

l                      2004年5月,德国物理学会主席Urban教授来访,理事长杨国桢,副理事长王乃彦、张泽等出席见面会。双方共同签署了德国物理学会授权中国物理学会将“Memorandum on Physics”翻译成中文的协议书。这是Urban教授作为德国物理学会主席的首次出访。

l                      2006年3月,张泽副理事长代表中国物理学会赴德国与德国物理学会签署了合作协议。

(2)英国物理学会(IOP)

l                      2006年9月,英国物理学会国际部主任Peter Melville博士来访,商谈《中-英物理学会合作协议书》的签署事宜,协议经双方理事长签字后生效。按照协议,经常务理事会协商,2007年1月向英国物理学会推荐了12名免费会员;按照协议,我会今年邀请了由英国物理学会推荐的“狄拉克奖”得主——牛津大学理论物理中心David Sherrington教授参加“秋季会议”,并在明天上午的大会上做邀请报告。

l                      2006年12月,英国物理学会主席Peter Saraga先生来访,秘书长王恩哥、常务理事聂玉昕等出席了接待会。

l                      2007年4月,杨国桢理事长率领中国物理学会代表团,应邀访问了英国物理学会、英国物理学会出版社等科研院校。

(3)欧洲物理学会(EPS)

l                      2005年9月,欧洲物理学会前主席Martin Huber教授来访,并应邀在“秋季会议”上做大会报告。

l                      2006年7月,王恩哥秘书长应邀访问欧洲物理学会,并出席《中-欧物理学会合作协议》签字仪式。按照协议,双方自2006年7月起开始互换会刊。

(4)美国物理学会(APS)

l                      2005年5月,美国物理学会主编Martin Blume、司库Thomas McIlrath以及美国物理联合会(AIP)执行主席Marc Brodsky一行3人来访,前理事长陈佳洱,理事长杨国桢,副理事长甘子钊、张泽等先后与到访客人见面,并联合组织了“2005世界物理年中美物理学家联谊会”。

l                      2005年10月,美国物理学会主席Marvin Cohen教授来访,与前副理事长赵忠贤、秘书长王恩哥等进行了交流。

(5)其他

l                      2004年7月,杨国桢理事长等在北京接待了越南物理学会(VNPS)代表团一行5人;

l                      日本物理学会(JPS)常务理事Takabe教授先后于2003年12月、2004年8月来访,杨国桢理事长以及常务理事聂玉昕、张杰等分别与到访客人进行了交谈。

 

(六)其他工作

l                      2005、2007年分别完成了2004-2005年度、2006-2007年度胡刚复、饶毓泰、叶企孙、吴有训、王淦昌物理奖的评奖工作,分别评出获奖项目4项、6项,获奖者4名、6名。

l                      为纪念我国杰出的女物理学家、女教育家谢希德先生,鼓励投身于物理研究与物理教育的女物理工作者,经过常务理事会的认真讨论,2006年12月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物理学会谢希德物理奖”,该奖于2007年启动,已经评选出首届获奖者2名。

l                      受周培源基金会的委托,分别于2005、2007年完成了第五、六届周培源物理奖的评审工作,各评出获奖项目一项,获奖者一人。

l                      为纪念王淦昌先生诞辰100周年,学会于2007年5月联合中核集团、中国科协等10余个单位举办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如:5月19-20日,在王老家乡——江苏常熟举行王淦昌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先进事迹报告会及学术研讨会等;5月2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王淦昌院士学术思想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并讲话。《物理》杂志在2007年第5期设专题刊登了有关的纪念文章。

l                      2003年,我会获得了第四届中国科协先进学会称号,成为中国科协所属理科学会中惟一一个连续四届获此称号的学会;2004年,我会获得民政部全国先进民间组织称号;2006年,谷冬梅副秘书长获得第四届中国科协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l                      2004年,我会推荐的薛其坤荣获第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6年推荐的何红建、许州荣获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5年,推荐的王玉鹏、龚旗煌荣获第三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推荐的汪卫华领导的项目“一种新型金属材料--金属塑料”获得2005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推荐的张杰领导的项目“超强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超热电子的产生和传输”荣获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l                      2003、2005年,我会推荐的张杰、葛墨林、解思深、郭光灿、陈和生、詹文龙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l                      我会参与了中国科协组织的《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理学篇·物理卷》的编纂工作。《卷2》于2004年获得优秀卷奖及3项篇目奖;《卷3》已于2007年出版发行;目前,学会已在着手进行《卷4》的编纂工作。

l                      2003年11月17日,学会网站顺利开通,信息发布及与会员的沟通变得更加便捷。

l                      2004年3月,编印完成《中国物理学会中英文简介》,在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对学会今后工作的建议

 

随着我国“科技强国”政策的进一步实施,我会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应该更加积极地组织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促进物理学的繁荣与发展,发挥学会学科覆盖面广、智力资源雄厚等优势,配合中国科协做好“物理学科进展研究和发展报告编制”工作。

以老一辈物理学家的优秀品质为榜样,为青年物理学工作者的成长和进步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女物理学工作者的才华,积极执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面向全社会进行科学普及和科技教育活动,重视大、中学物理教师的知识更新,开展教学研讨;继续抓好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工作。

继续坚持正确的办刊方针,狠抓期刊质量,杜绝或减少任何形态的科技不端行为,进一步推进期刊的网络化进程,巩固并发展期刊的系列化。

充分有效地调动人力资源,面向社会开展科技咨询活动;稳扎稳打,做好新版《物理学名词》的编制工作。

继续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各项活动,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物理学会的联系,培养国际组织后备队人员,酝酿成立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以便更有效地开展国际交流活动。

做好对学会办事机构和分支机构的整顿工作,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加强管理,健全制度,增强凝聚力,使中国物理学会真正成为广大会员的“家”。

 

各位代表、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新的历史时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我们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领导下,不断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开创学会工作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预祝中国物理学会在第九届理事会的领导下取得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