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物理学会2011年度工作总结
钟建新
2011年是湖南省物理学会第十三届理事会工作的第一年,也是理事长单位从湖南师范大学转到湘潭大学的第一年,在省科协的直接领导下,在全省各高校、中学的大力支持下,通过省物理学会常务理事、理事和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新的工作班子不仅顺利地完成十二届省常务理事会向十三届常务理事会的过渡和交接,而且保证了本年度物理学会的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保持和发扬了优良传统,进行一些新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就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1年1月8日,在湘潭举行“湖南省物理学会第十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省内各高校的110余位代表参会。科协廖主席出席大会并讲话,他对学会的各项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评价。大会进行换届选举,投票通过了各单位推荐的理事,再由理事会议投票通过了各单位推荐的常务理事和新一届候选理事长、副理事长和秘书长。大会一致通过,前任理事长王永久教授担任学会荣誉理事长。
二、2011年上半年,学会成立新的工作班子,并明确了分工和责任,积极投入工作。在湖南师范大学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下,顺利完成了前一届的检查和审计工作,以及理事长单位从湖南师范大学到湘潭大学之间的各项移交工作。新工作班子确立了“保持优良,尝试创新”的工作思路,确保了学会各项工作和传统活动顺利开展。在理事长单位湘潭大学的赞助下,新建了省物理学会网站。
三、规范运作,按时、按要求向直管机构省科协和中国物理学会报送学会材料,积极参加直管机构组织的各项活动。9月,钟建新理事长和王玲玲副理事长代表省学会参加“中国物理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钟建新当选为中国物理学会理事。会后,两位理事长向第四次常务理事会通报了会议情况和会议精神。12月,钟建新理事长代表省学会参加“湖南省科协第九次全省代表大会”。
四、召开四次常务理事会。充分发扬民主,发挥集体智慧,群策群力,搞好学会,开展好各项活动。例如,第二次常务理事会针对各高校提出的建议,讨论通过了大学物理竞赛规程;第四次常务理事会针对各高校提出的要求,结合当前实际情况,讨论通过了关于增补理事和常务理事的决议。
五、由湖南大学承办的“湖南省第四届大学物理竞赛”于5月份顺利举行。竞赛由湖南大学承办。20所高校参赛,305人报名,290人参加考试,获得成绩。赛前召开各参赛队伍领队座谈会,广泛听取各高校对竞赛操作的意见。经第三次常务理事会讨论通过了颁奖规则,颁发一等奖占参赛人员的20%,为58名;二等奖占参赛人员的30%,为95名;三等奖占参赛人员的40%,为108人;优胜奖占参赛人员的10%,为29人。首次为获奖者的指导教师颁发了荣誉证书。
六、7月20-22日,“2011年度暑期学术报告会”在娄底市举行,由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承办。19所高校的70余位代表参会。共组织了5场大会报告、28场分会报告。学术报告内容丰富,精彩纷呈,讨论热烈。
七、12月18日,“湖南省物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学术报告会”在中南大学升华楼举行,150余位代表参会。会议由中南大学承办。中南大学副校长周科朝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共组织了1场大会特邀报告、6场大会报告,分三个分会场进行了31场学术报告交流。省内各高校踊跃参会,争相报告各自的学术成果,反映出当前湖南省物理学界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会议期间,召开理事会投票增补了理事和常务理事。
八、2011年,省内各高校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根据向学会报送材料的六所高校(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国防科大、湘潭大学、长沙理工大学、衡阳师范学院)的情况分析,论文数量和质量都在同比提高,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立项也形势喜人。例如,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十二五”重大入库项目2项,经费合计3000万元,2011年到账600万元,新增973课题1项,经费300万元;中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学会其他亮点包括: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获批;“十一五”湖南省重点学科验收湖南大学、湘潭大学获优秀;湖南大学王太宏教授领导的团队“基于微纳技术的超敏感探测研究”获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创新团队;湘潭大学钟建新教授获国家教学名师称号;长沙理工大学肖伏良教授获湖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回顾2011年,湖南省物理学界的进步和发展是显而易见的。新一届常务理事会和学会工作班子在承前启后,搞好学会各项日常工作和传统活动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和取得的良好效果是有目共睹的。完善信息交流平台,建设物理学会网站,创建会员电子档案等方面的工作也卓有成效。2012年,省学会希望在如下方面有所作为和加强:
(1)协助省内各高校承办高水平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活跃学术交流,共享学术资源,提高教师的科学素质和教学水平,扩大学会影响;
(2)扩大奥赛和大学物理竞赛的规模与影响,提高大中学生的参与度;
(3)加强大、中学物理教学,以及面向社会的科普活动;
(4)加强学会在产、学、研、服务高校、服务社会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5)加强宣传和组织工作,扩大学会刊物的影响和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