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物理分会2010年活动总结

中国物理学会等离子体物理分会2010年度活动总结如下:

一、学术活动

1. 2010CUP聚变理论会议

CUPCore University Program,中日重点大学交流计划)是中日两国政府间的教育、科研合作计划。双方在“核聚变及等离子体物理理论与数值模拟”方面交流与合作总结会议于830-92日在北京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等离子体物理分会主办,北京大学聚变模拟中心承办,分会主任李定教授为CUP理论项目中方联系人。来自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合肥等离子体所、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等从事聚变等离子体物理研究的国内主要单位的80余名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以及来自日本国家核融合研究所、京都大学等主要磁约束聚变研究单位的约20名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出席会议。20多位双方科研人员(包括研究生)做了大会报告。会议总结了过去几年双方的合作,交流了正在开展的科研工作,制定了进一步合作的规划。

2. 中国物理学会2010年秋季学术会议等离子体物理分会场

分会在中国物理学会2010年“秋季会议”上组织了等离子体物理分会场。来自全国30余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提交了60多份报告。会议组织了基础及空间等离子体物理、聚变等离子体物理、低温等离子体物理与应用3个专题,交流国内等离子体物理学界一年来的主要研究进展。8个分会邀请报告展示了国内同行在实验室天体等离子体物理、太空开发科学计划、托卡马克物理理论与实验研究、高超音速飞行器动力、大气压放电物理、等离子体技术在IT产业中的应用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3. 2010年国际聚变理论与模拟会议

分会自成立以来每年组织的“非线性等离子体物理国际研讨会”与浙江大学聚变理论与模拟中心主办的“聚变理论与模拟西湖国际研讨会”合并为“国际聚变理论与模拟会议”。每年举办一次,由等离子体物理分会主办,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和浙江大学轮流承办。

2010年第一次会议于1020-22日在北京大学朗润园召开。来自国内主要磁约束聚变研究单位及美国、日本、欧洲、韩国、印度等主要ITER伙伴国家/地区的120多位学者和学生参加会议。科技部基础司、ITER中国执行中心、国家磁约束核聚变专家委员会及北京大学的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邀请ITER国家科学顾问委员会主席就该领域的发展历程、最新进展及今后的发展方向等发表主题演讲;安排有关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做一系列专题学术报告,介绍当前的研究进展及国内外正在开展的研究项目。国内有关研究单位也报告了各自在聚变理论与模拟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

二、组织活动:评选并颁发蔡诗东等离子体物理奖

“蔡诗东等离子体物理奖”是由蔡诗东等离子体物理奖励基金会为纪念已故著名等离子体物理学家蔡诗东院士,奖励年轻的等离子体物理学研究人员而设立的,每年颁发一次。蔡诗东先生创办的“中国等离子体研究会”是中国物理学会等离子体物理分会的前身,所以该奖每年由等离子体物理分会组织并颁发。

本年度的“蔡诗东奖”试行新的提名评审程序:评审委员会对所有被推荐者进行初评,遴选出不超过5为被推选人;由蔡诗东奖励基金会主任任命一个5人提名委员会,对被推选人进一步评审,提出提名获奖人;最后,评审委员会投票以确定获奖人。

本年度获奖者共三位,他们是: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肖维文、清华大学朱悉铭和中国科技大学仇志勇。“蔡诗东等离子体物理奖”于2010919日由蔡诗东基金会主席陈骝教授在“秋季会议等离子体物理分会场”上颁发。

三、继续教育和培训活动:2010等离子体物理暑期学校

为培养核聚变和等离子体物理方面的高层次人才,“中国等离子体物理暑期学校”自2008年起开始举办。分会主任李定任主协调人,副主任王晓钢任共同协调人。

本年度暑期学校于82-11日在上海开办,由上海东华大学承办。华中科技大学庄革教授和清华大学高喆教授担任共同主席,邀请国内外十余位专家担任讲师,共250余名学员(研究生为主,含少数本科生)报名参加了暑期学校。

课程分为ITER计划介绍、高能量粒子物理和波加热与电流驱动三个单元。主要讲授:ITER计划的国内外进展、HL-2A托卡马克物理研究进展、1c EAST/HT-7托卡马克物理研究进展、ITER物理研究计划、高能量粒子物理基础、高能量粒子物理理论与模拟、高能量粒子物理实验与诊断、波加热与电流驱动基本原理、电子回旋共振加热和电流驱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离子回旋共振加热与电流驱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低混杂波加热与电流驱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波加热与电流驱动建模及前沿课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