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国物理学会电镜分会工作总结

 

2009年,电镜分会按计划共举办9次学术会议并筹备建立网站:

  • 1、国际性学术交流:BCEIA 2009 A组会议
  • 2、2009年郑州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
  • 3、冷冻电镜技术与结构生物学专题研讨会
  • 4、2009年第二届郭可信暑期讲习班
  • 5、2009年全国电子光学仪器与应用学术交流研讨会
  • 6、2009年全国农林及医学电子显微学领域的学术交流大会
  • 7、2009年全国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理论与应用
  • 8、2009年全国背散射电子衍射技术学术交流研讨会
  • 9、第七届海峡两岸电子显微学研讨会
  • 10、筹备中国电镜网

 

会议总结如下:

(1)BCEIA 2009 电镜及材料科学分会会议

    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BCEIA2009)于2009年11月25-28日在北京中苑宾馆举行,电子显微镜及材料科学分会(A分会)是其中八个分会之一。50余位海内外学者正式注册,实际参会人数超过100人。A分会共组织大会特邀报告2个,分会主题报告19个,分会邀请报告11个,张贴海报16个。报告人均为国内外知名电子显微学和材料科学专家学者,其中境外专家13人、境内专家18人。境外专家包括美国3人,德国4人,日本2人,比利时1人,以色列1人;境内专家包括中科院院士5人,以及来自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湖南大学、中科院沈阳金属所、中科院物理所、武汉大学和东南大学等的学者。

    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电镜分会主任张泽院士和全球最早的球差校正器发明人、德国的Max.Haider博士做了大会特邀报告。比利时的Van Dyck教授,美国的David Smith教授、M. R. McCartney教授,以色列的Reshef Tennes教授,德国的L. J. Balk教授、R. Heiderhoff博士,以及日本的Nobuo Tanaka教授、Tsukasa Hirayama教授应邀做了细致、精彩的邀请报告。我国著名的电子显微学专家和材料科学学家叶恒强院士、朱静院士、李方华院士、薛其坤院士等也参加了会议。

    A分会的报告涉及当前电子显微学前沿技术,如球差校正技术和高分辨图像模拟和重构技术等;电子全息和电子能量损失谱的应用;原子尺度原位场技术及相关设备的发展及其在先进材料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原位扫描电子显微学方法及应用;SEM/SPM联用技术;以及EBSD技术及应用。分会报告也涉及纳米结构的控制合成,修饰和组装等。

    其他参会的学生学者以海报形式展示了自己的研究结果。此次报告会还吸引了不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化工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等慕名而来的旁听代表,其中以研究生居多。

    与会专家就当前电子显微镜及材料科学领域的热点和各自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做了专题演讲,会议就目前电子显微学、材料科学、纳米科学领域的前沿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热烈讨论。大会一致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盛会,使大家有机会在一起广泛、深刻地交流。这些国内与国际顶尖学者之间,以及他们与参会者的自由交流和讨论,促进了我国电子显微学和纳米科学的进步。会议组织有序,与会者认为,是一次成功的高水平的学术会议。

(2)2009年全国电子显微学年会

    2009年7月18-20日,由电子显微镜分会主办、郑州大学协办的“2009年全国电子显微学年会”在郑州大学召开。来自全国40余所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近400名师生参加了会议。会议得到郑州大学的大力支持。郑州大学校长申长雨,常务副校长徐振鲁,副校长高丹盈、王宗敏;电镜分会主任张泽院士,副主任丁明孝教授、张永明教授和隋森芳教授;以及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朱敏教授等出席开幕式。张泽院士、申长雨教授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张守著处长等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词。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王中林教授、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所张旭教授、北京工业大学韩晓东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雷教授和清华大学高海啸教授就电子显微学与科学和工程的关系、近期原位电子显微学技术的发展、仿生材料的进展历程及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些重要进展等做了精彩的大会邀请报告。年会分生命科学和材料物理科学进行了分组交流。本次会议涉及领域广,内容包括: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微束分析、扫描探针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在物理学、材料科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生命科学、化学化工、环境科学、地学等领域中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成果;显微学相关仪器的理论、技术和实验方法的发展与改进;电镜及其它显微学仪器的使用、改进与维修经验的交流等。会议日程安排紧凑,专家学者及学生们认真交流,收获很大。

(3)冷冻电镜技术与结构生物学专题研讨会

    “冷冻电镜技术与结构生物学专题研讨会”采用会中会的方式在电镜分会的学术年会中于7月19日举行。来自清华、北大、中山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近百位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是我国生物电镜三维重构领域同行的一次大聚会。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朱平研究员、清华大学雷建林教授、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陈荣研究员、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孙飞研究员和同济大学祝建教授分别做了题为“冷冻电镜及电子断层成像在艾滋病毒表面分子及其复合物三维结构分析中的应用”、“A high-throughput automated data collection system for cryo-EM”、“杯状病毒的结构研究:电镜三维重构之应用于晶体结构解析”、“Structural variation of molecular chaperone group II by crystallography and cryo-electron microscopy”和“高压冷冻及其相关电镜样品制备技术”的精彩报告。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4)2009年第二届郭可信电子显微学与晶体学暑期讲习班

    2009年7月16日,由电镜分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北京工业大学、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所、郭可信教育基金会联合主办,郑州大学协办的“2009年郭可信电子显微学与晶体学暑期讲习班”在郑州大学召开。会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和郑州大学的支持。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名学者、学生参加了讲习班。讲习班以原位电子显微学方法和应用为主题,邀请张泽院士、王中林教授等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瑞典、日本等地的十余名华人科学家做了学术报告。暑期班以专题讲座和学术交流、演示及与学员互动等方式,为学员提供了充分交流的机会,气氛活跃,收效很好。

(5)2009全国农林及医学电镜领域的学术交流会

    “第九届全国农林电镜和第三届全国医学电镜学术交流会”于2009年8月16-20日在云南丽江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电镜分会主办,云南省农科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所和云南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来自全国农林及医学系统的专家教授、工作于一线的电镜工作者,以及研究生等约17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提交的学术论文共37篇,内容涉及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微束技术、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低温电镜技术、高压冷冻技术等在生物学、医学、农林科学、环境科学中的应用成果,还有部分仪器维护维修及样品制备技术,展现了新型显微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广阔的应用前景。

    会议特邀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梁凤霞博士作大会专题报告,介绍美国高校公共平台电镜室的运行机制、管理经验以及先进的实验技术,特别是与专业教授的学术沟通和相互合作的方式。来自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云南省农科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所的专家也应邀作了报告,有20余篇论文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本次会议是继2007年西宁会议后的又一次农林、医学系统电镜同行相聚的盛会。代表们通过这次会议进一步体会到生命科学后基因组时代的研究重点离不开先进的显微技术,同时,技术的不断进步也推动了学科的快速发展,近年来特别是免疫标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低温电镜、三维重构技术的应用使得生物学领域有关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6)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理论与应用学术交流研讨会

    由电镜分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承办的“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理论与应用学术交流研讨会”于2009年10月24-25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20余个省、市从事医学、植物、动物、遗传、海洋生物、园林等学科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共150余人参加了会议。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是在荧光显微镜成像基础上加装了激光扫描装置,利用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使用紫外或可见光激发荧光探针,从而得到细胞或组织内部微细结构的荧光图像,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神经科学、药理学、遗传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已成为众多基础研究与开发应用研究的强有力研究手段。本次会议的目的是展示我国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在不同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促进不同学科研究人员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发展该技术在我国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电子科学和地质学等领域中的应用。

    电镜分会副主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丁明孝教授致开幕辞并作了题为“免疫标记技术在干细胞研究中的应用”的大会报告。会议邀请20余位在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和应用方面取得突出成果的研究人员报告了他们的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会议期间,与会者就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在研究干细胞、蛋白质移动过程、生物成像、细胞程序性死亡、细胞骨架动态、植物病毒胞间的运动及临床医学诊断等中的应用,以及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的优缺点和发展前景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而富有成效的研讨。

(7)2009年全国电子光学仪器与应用学术交流研讨会

    “2009年全国电子光学仪器与应用学术交流研讨会”于4月24-25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召开。电镜分会副主任张永明在开幕式上致词时表示,本届分会将致力于搭建国内专家学者合作与交流的专业平台,推动学科和行业发展。

    本次会议是多年来我国电子光学仪器与应用研究领域同行从专业角度进行的首次深度交流,来自国内外的知名学者、专家及中青年学者等6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研讨报告20个,论文摘要15篇。代表们就电子光学和离子光学设计、制造方面的研究成果与技术改进,仪器和配套设备、功能部件技术的最新进展,以及电子显微镜等仪器在重要领域和产业的应用等方面展开学术交流,在分享所取得的科技成果和成功经验的同时进行了专业知识的互动。

    会议期间,代表们参观了北京电子显微镜中心。中心负责人现场详细讲解了中心各台仪器设备及科教成果,通过视屏演示了国内首台亚埃尺度分辨率的球差校正透射电子显微镜Titan 80-300的工作情况。

(8)全国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技术学术交流研讨会

    2009年12月10-14日在重庆召开了“全国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技术学术交流研讨会”,全国EBSD技术方面的科技工作者共计90余人参加了会议。开幕式上,组委会主席刘庆致辞,介绍EBSD技术在国内的发展;分会秘书长韩晓东代表张泽主任致辞,对历届EBSD会议的召开及产生的影响给予了高度评价。

    会议共安排了7个特邀报告。他们是:北京工业大学韩晓东教授的“EBSD原位实验的机遇与挑战”、香港理工大学朱耀华教授的“材料科学的研究策略和实验技巧-EBSD用于研究外应力和电脉冲诱的相变”、上海宝钢陈家光教授的“ISO 24173标准及其应用”、武汉大学潘春旭教授的“基于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的微区应力应变分析技术与应用”、清华大学安迪教授的“Comparison of methods for visualizing deformed microstructure using EBSD data”、北京钢铁研究总院朱衍勇研究员的“EBSD在金属材料分析方面的技术、应用和应注意的问题”和北京工业大学吉元教授的“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在异质外延层晶体学分析中的应用”。其他大会报告也同样精彩。这些报告反映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为更好地利用背散射电子衍射技术、揭示晶体材料微区结构与取向(差)的研究起到了促进与推动作用。

(9)第七届海峡两岸电子显微学研讨会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筹备及两岸电镜学者的共同努力,“第七届海峡两岸电子显微学研讨会”于2009年8月29—31日在台湾花莲县成功召开。大陆知名学者张泽院士、叶恒强院士、李方华院士、朱静院士、薛其坤院士,以及其他近40位电子显微学工作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这些学者来自大陆的不同地区和不同的研究领域,基本代表了大陆在该领域的学术实力和水平。台湾电子显微学会理事长陈福荣教授与张泽教授共同组织了此次会议。台湾中央科学院院士陈立俊教授、生命科学专家李英雄教授等出席会议并作大会特邀报告。台湾有60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

    会议分为材料科学与生命科学两个会场。材料科学分会场就球差校正电子显微学、扫描隧道显微学、分析电子显微学、原位电子显微学技术、纳米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现代轻质合金、功能薄膜、三维成像技术、X-射线显微技术等进行了报告与讨论。台湾学者更关注方法与技术的创新式探索,大陆学者则着重将电子显微学技术应用在材料科学及物理科学中的创新式发现。这一方面体现了大陆与台湾学者在电子显微学领域所关注领域的互补性,同时也展现了海峡两岸的研究热点的差别。

    近期海峡两岸政策的开放及直航的开通为此次在台湾举行研讨会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这次是大陆学者第三次赴台参加该系列研讨会。该系列研讨会的前六届分别在厦门、北京、台北、乌鲁木齐和哈尔滨等地举办。海峡两岸电子显微学会商定,2010年将在杭州召开“第八届海峡两岸电子显微学研讨会”。

(10)筹备建立中国电子显微镜官方网站

    在中国物理学会的支持下,电镜分会的网站筹建工作正在进行中,预计在2010年4月底或5月初正式开通。

 

(中国物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