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加速器分会2005年学术交流活动总结
  今年2月19日第七届二次常务理事会上通过的2005年学术活动计划,共7项,除加速器技术委员会主办的"加速器磁铁电源研讨会"没有召开外,其余6项都按计划完成。
一、学术会议又添新系列。技术委员会与高功率粒子束专业组联合举办的"首届强流脉冲加速器技术研讨会",使加速器学会举办的学术会议又增加了一个新系列。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积累,现在已拥有9个系列的全国性的学术会议:全国加速器物理学术交流会(九届)、全国离子源学术交流会(九届)、全国高功率粒子束学术交流会(九届)、全国高压型加速器技术及应用学术交流会(四届)、全国加速器微波高频研讨会(三届)、计算机在加速器上的应用(三届)、全国射线检测技术及加速器检测设备和应用技术交流会(?届)、全国医用加速器学术交流会(六届)、强流脉冲加速器技术研讨会(首届)。
二、04年全国代表大会后,所有专业委员会和专业组都完成了领导班子年青化,今年召开的学术交流会议都是新的年青的领导班子组织完成的,从会前筹备到会议召开,都组织的井井有条。出席会议代表约400人次,交流论文220多篇。涉及了加速器物理、高频、微波、计算机和强流脉冲加速器技术以及加速器射线检测技术。
三、会务组织的好。没有发生任何事故;财务结算及时(大多数会议结束后很快完成财务结算报销手续);文集出版及时(会前、会后、光盘、印刷);会议总结(纪要)及时。

下附各次会议纪要:

                   2005年首届强流脉冲加速器技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2005年6月1日~4日,"首届强流脉冲加速器技术研讨会"在四川江油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国物理学会粒子加速器分会加速器技术委员会和高功率粒子束专业组共同主办,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承办。来自高能物理研究所、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以及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一所、十所等单位的代表总计60余人参加了会议。
                   
  大会共收到论文56篇,其中40篇做了大会口头报告。加速器学会委员、中物院一所邓建军副所长主持会议并代表承办单位作了大会致辞;北京大学陈佳洱院士、西北核技术研究所邱爱慈院士以及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丁伯南副院长应本次会议邀请作了精彩的专题报告。
  陈佳洱院士的报告介绍了美国Jefferson实验室的脉冲功率技术进展,对国外的脉冲功率技术研究进行了分析;邱爱慈院士回顾了强流脉冲粒子束加速器的发展过程,并对当前国际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了预测;丁伯南副院长的报告"直线感应加速器的发展"对国内外直线感应加速器的研究发展进行了回顾,对我国直线感应加速器研究工作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三位专家的报告使与会代表拓宽了视野,对强流脉冲加速器技术加深了了解,学到了很多新知识。
  为期4天的会议,报告了强流脉冲加速器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及相关技术的研究进展,内容涉及到了强流脉冲加速器领域的各个分支:包括强流脉冲加速器技术、脉冲功率技术、强流高压相关领域的测量、诊断及控制技术等。会上,各参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以及其它相关合作事宜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探讨。
  这次会议是国内第一次大范围、多专业、跨领域的强流脉冲加速器专题研讨会。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这种大范围的合作和交流是成功的,也是十分必要的,并建议将会议继续进行下去,使之成为系列国内会议。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对于推进我国强流脉冲加速器领域的科技创新、推广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探索此领域的发展方向,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李成刚 图/徐明乐)

                   2005年第三届全国加速器微波、高频研讨会会议纪要

  第三届全国加速器高频、微波研讨会是加速器技术委员会2005年计划召开的四个研讨会之一,于2005年6月17~20在北京郊区十渡召开,主办单位是粒子加速器学会技术委员会,承办单位为高能物理研究所。会议代表共计42人,参加单位有10个,它们分别是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技术所、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重离子物理研究所、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上海应用物理所、兰州近代物理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1所、湖北孝感4404厂和美国爱玛科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
  大会共收到论文26篇,会前出版了会议文集,其中18篇做了大会口头报告。学会副理事长张闯出席了会议,并在开幕式上做了精彩发言,对加速器及其高频、微波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做了很好的综述,内容生动,信息量大。加速器技术委员会老主任和现委员会顾问裴元吉也回顾了粒子加速器发展的历史,每次微波和高频技术的发展都使加速器技术上一个台阶,他对近几十年我国的加速器高频、微波技术发展方向和水平给予充分肯定和对年轻的与会代表寄予了厚望。大会报告准备的比较充分,代表了各自领域的前沿,讨论也很热烈,这对增进国内同行的互相了解和技术交流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如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和兰州近物所的机器高频系统比较接近,除会议期间有很多的交流外,会后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立刻邀请了兰州近物所的4位代表去参观、访问,并计划派人去兰州近物所访问、合作。
  高频、微波研讨会的特点之一就是安排一个专题讨论会,话题都是大家共同感兴趣的问题。本次专题讨论的选题是RF低电平和ILC的动态及可能的合作二个专题。高频低电平和直线相控系统是保证机器高性能、稳定运行所必须的,很多单位都在做,各有各的方法。通过讨论,大家都交流了经验,扩大了视野。ILC更是目前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大家都表示应以各种形式积极参与合作,尤以中国加速器界和工业界介入为宜。
  会议代表一致认为会议开得非常成功。

               2005年全国射线检测技术及加速器无损检测设备和应用技术交流会纪要

  2005年全国射线检测技术及加速器无损检测设备和应用技术交流会于8月15日-17日在辽宁省丹东市召开。本届会议由全国无损检测学会射线检测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物理学会粒子加速器分会共同主办,丹东市射线仪器行业商会承办。来自全国各地三十余所高校、四十余家科研院所及几十家中外企业共18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今年是伦琴发现X射线110周年,也是我国第一台射线探伤机在丹东诞生40周年,为此在我国射线探伤机生产基地丹东召开本次会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丹东市委、市政府对此次会议的召开非常重视,市委常委秘书长曾武、副市长张东军、市政协副主席王同声及丹东市总商会会长臧克等领导到会祝贺。全国无损检测学会秘书长、第十七届世界无损检测会议大会秘书长徐永昌高工也专程出席了会议,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丹东日报、丹东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会议进行了报导。
  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53篇,内容涉及到工业CT检测、数字射线成象、加速器无损检测设备及应用、国内外射线检测技术发展动态、常规射线检测技术及应用等方面。会议论文大多数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总体水平较高,集中反映了我国近年来在射线检测和加速器无损检测设备和应用方面的最新成果。会议出版了论文集。会议安排了主题报告五篇,题目是:高能大型工业CT新进展、国内高能X射线无损检测设备及应用发展、国内常规射线检测仪器的现状和发展、基于数字平板探测器的成象系统优化设计技术研究、车载机动式射线照相无损检测系统。  另外安排CR技术及日本富士FCR系统、GE检测科技公司和X射线产品、美国数字CMOSX射线检测系统、HYTEC的快速三维工业CT及应用、YXLON的X射线成象检测系统在工业领域的应用等专题介绍。会议对论文进行了宣读和交流。会场秩序井然,学术气氛浓厚。从会议论文和学术交流中可以看到近年来我国在高能大型工业CT、数字射线成象、加速器无损检测设备研制和应用等领域技术已跨入国际先进水平行列。常规射线检测技术作为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会议同期举办了2005年中国丹东无损检测技术与设备器材展览会,国内外三十余家厂商参加了展览会,其中丹东的企业有近20家。展览会共设展位三十二个,展出了100多个系列,近千种各具特色的射线检测产品。除了参加会议的代表外,另外有60余名来宾也专程参观了展览会。展览会收获颇丰,有些展商在展会现场获得几十万到超百万的订单,有些展商与客户达成了大型设备供应意向,有些展商建立了长期经销关系。丹东多家射线仪器生产企业利用会议间隙邀请了部分教授、专家、科研人员到企业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技术交流。会议为专家和企业之间提供了深入现场交流的机会,受到丹东射线机生产企业的普遍好评。
会议期间举行了射线专委会八届三次工作会议。对前一阶段工作进行了总结,对后两年的工作进行了部署。专委会研究认为,2004年和2005年连续两年举办了全国性的会议,所以2006年暂不安排大的活动。在2007年,计划召开一次全国性的学术会议,为2008年第十七届世界无损检测会议做准备。会议研究决定增补清华大学的刘以农教授、美国GE上海代表处的李博高工为射线专委会委员。
  会议结束后,代表们游览了中朝界河鸭绿江,参观了著名的抗美援朝纪念馆。与会代表对丹东秀美的景色、英雄的历史、上乘的旅游资源赞不绝口,丹东给他们留下了美好又深刻的印象。
  会议对丹东射线仪器行业商会承办会议的组织工作给以了高度评价。同时对丹东射线仪器行业商会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二OO五年八月二十六日

                中国物理学会粒子加速器分会第九届加速器物理学术交流会

  这次学术交流会,是粒子加速器分会加速器物理专业组组织的系列学术交流会的第九届,于2005年8月20日至8月28日在云南省丽江市举行。本届学术交流会由粒子加速器分会加速器物理专业组主办,同步辐射分会光源物理专业组协办;由清华大学和中科院北京高能物理所联合承办。这次学术交流会共有代表65人参加,国内代表分别来自清华大学、中科院北京高能物理所、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兰州近代物理所、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中国原子能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科院物理所和复旦大学等单位。
  参加会议的代表,报告和讨论了国内自2002年8月第八届加速器物理学术交流会以来国内在加速器物理领域研究的新成果,介绍了国际上加速器物理工作的新进展。内容包括:国内几个大型加速器设计、调试、运行和改进工作中的加速器物理问题;非线性分析研究、束流不稳定性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束流动力学研究;散裂中子源中的加速器物理问题、RFQ加速器物理研究;加速结构研究、激光加速研究、应用型和小型加速器中的物理研究;其他加速器物理研究;以及研究生课题中的加速器物理研究等。
  这次学术交流会再次邀请了在美国卓有成就的世界著名加速器专家,他们是来自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美国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和美国布鲁克海汶国家实验室的邓昌黎先生、赵午先生、翁武忠先生和王聚文先生。他们的报告包括先进加速法的研究、非旋转银河系的集体不稳定性研究、高功率质子加速器的分析与比较和SLAC加速结构的研究与发展等。这些研究成果,对促进我们的加速器物理研究工作、开拓创新思路,有很大启发和帮助。我们希望今后能够邀请更多的海外加速器物理专家回国交流。
   这次学术交流会共收到学术论文67篇,其中27篇在大会上作了报告,包括4篇特邀报告,40篇论文以展板形式进行了交流。代表们充分利用这次会议的机会,在会上和会间进行了很多热烈的讨论,学术交流气氛非常活跃,代表们收获很大。通过会议组委会的努力,本次会议所有提交的论文,经组委会组织的专家评审后,将被收入《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6年增刊出版。会议组委会和会务组为开好这次会议做了大量有效工作。这次学术交流会达到预期的目的,取得圆满了的成功。

                                              粒子加速器分会加速器物理专业组


                第三届全国计算机在加速器中应用学术交流会会议纪要

  第三届全国计算机在加速器中应用学术交流会于2005年10月22~27在海南三亚召开,本次会议由粒子加速器分会加速器技术委员会主办,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承办,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协会协办。参加会议代表共计31人,参加单位有10个,它们分别是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重离子物理研究所、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1所、5所和12所。
  大会共收到论文23篇,21人次作了大会报告,会后制作了会议文集光盘。加速器学会委员、中物院一所邓建军副所长主持会议并代表承办单位作了大会致辞;加速器技术委员会老主任和现委员会顾问裴元吉回顾了粒子加速器发展的历史,对近几十年来我国计算机在加速器中所起到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未来计算机在加速器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同时也对年轻的与会代表寄予了厚望。大会报告准备的比较充分,代表了各自领域的前沿,讨论也很热烈,这对增进国内同行的互相了解和技术交流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本次会议涉及到了加速器工程项目计算机相关系统、计算机在加速器系统调谐、同步、自动化和安全保护方面的应用、加速器领域内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IT新技术的应用及开发等方面。与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讨论,对过去几年间该领域的进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同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大胆的预估。
  在会后召开的组委会常委会议中,常委们一致认为本次会议办得相当成功,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并建议将会议继续进行下去,使之成为系列国内会议。经过仔细的讨论协商之后,委员们确定了该会议以后每三年举办一次,同时他们也讨论确定了下一届会议的主办方及举办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