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期间中国物理学会简况
(1995~1999)
第一节 大会简况
中国物理学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报告会于1995年5月11~15日在北京中科院物理所举行,与会代表135人。中国科协主席朱光亚,国家基金委主任张存浩,著名老一辈物理学家王淦昌、王大珩、马大猷、黄昆、彭桓武、李林等出席了会议。会上理事长冯端作了工作报告。
第二节
冯端理事长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1991年3月召开的中国物理学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及选举产生的理事会至今已四年多了。几年来,在党中央关于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导下,在中国科协领导和挂靠单位的支持下,遵循学会的宗旨、性质,本届理事会即将完成全体会员所赋予的历史任务。今天,与会代表欢聚一堂,召开中国物理学会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我代表本届理事会,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向前来参加的各位领导及来宾表示衷心谢意!
四年来,先后有钱三强、张文裕、朱洪元、戴传曾、王承书、周培源、徐亦庄、孟昭英、王华馥等知名物理学家逝世。他们对于物理学、中国物理学事业和中国物理学会所作的贡献,将为人们所怀念。我代表本届理事会,向四年来逝世的物理学家表示深切的哀悼。
四年来,本届理事会在各地方学会、分科学会、专业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的共同努力下,在开展学术交流、青少年科普活动、物理教学研究、科技咨询、名词审订等多方面都进行了大量工作。现在我代表第五届理事会向与会代表做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四年工作的回顾
1. 积极地组织学术交流,促进人才的培养和学科的繁荣与发展
四年来,学会的学术活动广泛开展,比较活跃,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由学会、各分会和专业委员会组织召开的国内、国际学术会议205个,与会科技教学人员达31000余人;其中国际学术会议19次,外国学者赴会1145人。参与会议人员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约占2/3,中、青年人员约占4/5。会议报告论文23100多篇,报告内容中基础理论约占40%,应用占45%,教学经验交流占15%。会议领导重视,筹备认真,组织周密,服务周到,达到了促进学术交流的目的。
1992年10月中国物理学会60周年暨凝聚态物理会在北京清华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代表和老一辈物理学家400余人欢聚一堂,隆重纪念中国物理学会成立60周年。回顾60年的历史,昔日辛勤耕耘,今朝绿荫成林;饮水思源,特别感谢和缅怀许多先辈物理学家。他们在当时贫困落后的祖国大地上,艰苦创业,为我国物理学事业和中国物理学会的创办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我们向献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广大中青年物理学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慰问。会议还举行了四天的凝聚态物理学术报告会,内容涉及凝聚态理论、半导体超晶格与表面和界面、新型材料、超导物理、光物理、结构与微结构、磁性材料与薄膜、高压与液态物理等。我国著名物理学家彭桓武、黄昆等分别在大会上做了报告,与会代表深有启发,反映很好。
第四届高能物理大会于1994年5月在济南举行。会议收到论文129篇,有15位著名高能物理学家在大会上做了报告,内容涉及加速器及非加速器高能物理、宇宙线物理、中高能核物理、重离子物理等主要方面,既介绍了国际发展前沿,也报告了国内工作成果,特别是北京谱仪的实验成果得到与会人员的一致关注。
第三届医用加速器会议学术气氛很浓,论文质量较高,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医用加速器的设计、研制、生产、运行和维护的水平有较大提高。据统计,到1992年全国的医用电子加速器约163台,其中1/3以上是国产的加速器。会上报告介绍了整机或部件的新进展或运行、维修的总结交流,还举办了各类机器的协作,厂家与用户的交流,收到了良好效果。
在电镜分会第四届代表大会上,与会代表从新仪器、新技术、新方法和特殊功能材料等不同角度介绍了国际动态和本单位的工作成果。在基础研究等方面有不少高水平的报告,达到了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在应用研究方面,石油科学院以电镜为工具,解决了生产中反映炉壁变形问题,为国家节约了1700多万元。
1994年10月间召开的第四届核物理会员代表大会,有62个单位、219名代表参加,收到论文259篇,有9个大会邀请报告和136个分会报告。这些报告集中反映了三年来中国核物理学界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以新核素合成为代表的丰硕成果;在核技术应用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四届全国核结构会议上,与会代表除报告了核结构工作外,还有加速器应用、γ射线、核反应、中高能核物理、新核素、天体物理与核结构等有关课题,特别是新核素202Pt等的合成,它使人工合成核素表上,首次有了中华民族的贡献。
为了促进物理学与生命科学的相互渗透与结合,我会与生物物理学会召开了“生命科学中的物理问题”座谈会,会上就理论生物学、分子与膜生物物理、神经科学、技术方法等做了20个报告。这次会议对于物理、化学、生物学工作之间的相互了解,尤其是生命科学当前发展水平有待解决的问题有了进一步较全貌的了解,对相互间关联的课题创造了进一步的合作条件。
在国际学术会议交流方面亦取得新的成绩。由半导体专业委员会组织的第21届国际半导体会议,反映了国际半导体物理研究的最高水平和最新动向。一直受到各国科学家和工业界的极大重视。此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标志着我国半导体研究已登上国际舞台,会议参加的有29个国家和地区共529位科学家,其中国外代表394人,国内175人,会议报告显示我国半导体物理研究水平有了长足进步,缩短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我国被录用的论文数达91篇,占各国之首。在IUPAP所颁发的青年作者最佳论文奖7名获奖者中,我国学者占了2名。可以说这次会议是我国半导体物理学界的一次丰收,有的外宾认为这是他参加最近几届国际半导体物理会议中成绩最好的一次。
第七届国际电致发光会议,有14个国家和地区104人与会,其中国外学者59人,提交论文95篇,其论文质量和水平达到或超过历届会议水平。本次会议内容涉及“电致发光的物理过程”、“
电致发光的材料和器件”、“有机和聚合物的电致发光”,以及“电致发光的应用”等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动态。会议开得很成功。由电镜分会组织的第五届亚太电子显微镜会议,与会代表409人,其中外宾238人,20名台湾学者也前来赴会。此次会议内容涉及电子显微学及其在物理、化学、材料、矿物、生物、医学等方面的应用。反射电子显微学、高温超导体及生物大分子结构等三个专题讨论展示了这一学科当前的发展趋势,电子全息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大会特邀报告中,我国的学者占1/3,日本知名学者、日本东北大学教授 M.Tanaka说:“中国电子显微学水平之高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第二届国际静电应用会议,邀请了近30位国外学者参加,国际静电学会主席增田闪一做了学术报告,国内外同行进行了充分交流讨论,对我国静电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年来,与国际组织交往日益增多。中国物理学会现在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盟(IUPAP)中有10个专业委员会的委员,周光召当选为本届IUPAP的副主席。我会副理事长杨国桢、赵凯华、杜祥琬等出席了IUPAP召开的大会,进行了学术和组织工作方面的交流,增进了了解和友谊。我会召开的个别国际会议亦已得到该组织的经费支持。我会已是亚太物理学会联合会(AAPPS)正式成员,赵忠贤、杨国桢同志已当选为本届理事;赵忠贤同志还参加了大会,做了有关方面的许多工作。在1994年召开的会议上,已确定1997年亚太物理学会联合大会将在我国北京召开。我会在中国科协的支持下,还每年按期向以上两个组织交纳会费和赞助费。我会还与美国物理学会有了进一步交往,1994年10月,美国物理学会会长里希特教授和下届会长佩特尔教授访华,中国物理学会与美国物理学会通过谈判,达成了协议,包括我国研究单位与高校订购美国物理学会所属期刊实行优惠价格,物理学会会员彼此相互享受对方会员的优惠,促进双方电子信息交流,以及成立联合委员会来推动双方在凝聚态物理、原子、分子与光物理及材料科学等领域中的合作事宜。这一联合委员会首次会议1995年3月在美国圣何塞举行,商定通过举行一系列双边工作集会来发展科技合作。我会还与海外华人物理学会建立了交往,有了信息交流并发展了会员,还参与了由他们发起的今年8月上旬在广东汕头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华人物理学大会的筹备工作。
中国物理学会和高能物理分会还与中国力学会、中国核学会等分别为物理学界前辈周培源、赵忠尧先生九十寿辰组织了庆祝会与学术报告会。海内外朋友和他们的学生故旧欢聚一堂,洋溢着友谊和亲情。著名物理学家王淦昌、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及其他老一辈以及中青年物理学家参加了庆祝会。会议隆重热烈,充分显示了我国科学家尊师重教的优良风尚,引起了国内外热烈反响。
我会还组织了第三、四届胡刚复、饶毓泰、叶企孙、吴有训物理奖和第三届吴健雄物理奖的评奖和颁奖,获奖者都进行了学术报告,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成就,引起了良好反响。在这四年中,我会还组织推荐了两届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计17人)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1人)的工作,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办好学术刊物是促进学术交流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会直属的8个刊物在出版委员会和编委会的领导下,做了大量工作,刊物质量不断提高,发行量有所增长,保证了如期出版,读者反映较好。《物理学报》是反映我国物理学研究成果和面貌的主要刊物,文章水平逐年提高,稿件充裕,反映了我国物理学研究的蓬勃发展。自1992年《物理学报(海外版)》正式出版发行以来,质量亦不断提高,读者反映较好,扩大了海内外学术交流,已被SCI收录。《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及时快速地在国际上报道我国物理学研究的成果,受到广大物理学研究工作者的欢迎。《物理》杂志近年来内容不断丰富,栏目增多,在专论性和物理学与国民经济建设等栏目中的文章,对读者了解物理学知识及现代物理学与应用等方面都起到有益的作用。《物理学进展》是一个综述性的反映各学科研究和进展的学术刊物,对读者深入系统了解专题研究工作和进展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化学物理》内容丰富,及时报道了一些研究工作的的成果,促进了学科间渗透和交叉情况的了解,对研究工作很有好处。《大学物理》近年来文章质量较高,栏目新颖,内容切合教学实际,受到广大师生的赞扬。《物理教学》刊物内容充实,针对性强,对中学物理教师的教学和经验交流,普及物理学知识起到很好的作用,深受广大师生欢迎。该刊自今年起还与香港物理学会合作,创办了英文版,增进了与国外物理教学的经验交流,反映很好。《国际物理教育通讯》办得有特色,促进了物理教学经验交流。另外,各分会、专业委员会所主办的9个刊物,亦分别以各学科研究成果、进展和动态,在专业性刊物上登载,内容丰富,有针对性,深受读者喜爱,促进了学术交流。我会各分会及专业委员会所属刊物,由于文章水平高,编辑出版质量较好,均受到有关新闻出版部门的表彰和奖励。
2. 物理教学、青少年科普、科技咨询、名词等委员会都积极地开展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物理教学委员会1992年11月召开了扩大会议,讨论了“基础物理教学的现代化问题”,会上还就物理教学问题做了14个报告,从基础理论现代化的一般概念,总体设想,力学、热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学等体系改造方案和实施经验,个别内容改革案例等方面阐述了基础物理学的现代化问题,与会同志表示了极大兴趣。今年4月召开第二次委员会会议,主要讨论物理教学素质的培养问题。工科物理、中学物理、中专物理、师专物理等各分会亦都积极地开展了经验交流和教学研讨活动,对物理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良好作用。如工科物理高工分委员会1992和1994年分别召开了两次会议,就国内外大学物理教学情况研究,国内外大学教材的研究与评论,教学法的研究,实验内容和教学法的研究,演示实验的设计和使用,微机在大学物理与实验中的应用,工科大学物理的现代化问题的研究等若干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与会老师获益匪浅。
教学委员会十分重视与国际物理教学间的学术交流,几年来已多次召开国际会议。《国际物理教学通讯》自创刊至今已出15期,深得国外同行的好评与支持。为了加强中、日、美等国间信息交流,学会于1994年3月成立“国际物理教学信息交流中心”,现已与美国AA
& TU“交流网络”,日本JPES的“交流中心”直接联系,国内参加此中心的成员已有120余人。
青少年科普活动有了新的进展,成绩显著。主要是领导重视,内容实际,措施得力,方法灵活,开展了下列内容的工作:
(1) 组织参加了四届国际奥林匹克中学生物理竞赛,共有20名参赛,获金牌16枚、银牌3枚、铜牌1枚。尤其是1994年在北京成功地举办了第25届国际奥林匹克中学生物理竞赛,来自47个国家和地区的230余名学生参加了竞赛,我国参赛学生4人获金牌,1人获银牌,其中1人获理论考试第一名,1人获实验第一名,取得了优异成绩。与此同时,还组织了迎奥赛物理知识(初中)和自然科学(小学)竞赛,参赛人数达40多万。通过竞赛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上进心,开阔视野,启迪思维,增长知识,普及科学,很有好处,受到参赛者的欢迎。
①
组织了四届全国高中学生物理竞赛,参赛人数共计约20多万。通过这一活动,对促进高中学生学好物理的兴趣,增长他们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和发现人才有一定作用。
②
组织了三次全国中学生学物理征文比赛,内容包括学生应用物理学知识解释某种现象;运用物理学知识的小发明和教学演示小实验;或对物理学某问题的学习心得等。从收集到的文章内容看,中学生对学物理的兴趣有了增长,思维和分析能力不断提高,有的同学对某些问题还有一些新的见解。通过这一活动,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对学好物理的积极性。
③
编辑了一套《科学家谈物理》丛书,截止1994年底,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16册,每册发行量都在2万本以上。1995年即将出版7册,全套30册于今后陆续完成,在编辑出版此套丛书中,得到了一些著名物理学家、作者和湖南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谨致谢意。由于此丛书内容新颖,深入浅出,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台湾书商亦将组织翻印。80年代初由物理学会组织、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现代物理基础知识丛书选读本10册(每册重印4000本,共4万本),亦已在前两年陆续出版发行,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
④
四年来,为科技教学人员和中小学生组织了25次科普报告会,内容涉及物理学前沿课题和一般物理常识,参加听众达5000多人,反映较好。
⑤
我会还为北京市海淀区青少年科技活动站提供科技活动设备和维修等工作,促进了该区科技活动的开展,经我会组织和介绍,前两年,我会组织电镜和质谱分会挂靠单位中科院科仪中心向该站无偿赠送了一台十多万元的电子显微镜,并负责安装维修,现已能展出。我们还利用中关村科学院所属科研所的有利条件,组织他们参观。中科院物理所还向该站提供旧的科研仪器及零件,价值10余万元,为该站科普工作做了一些贡献。
科技咨询方面亦进行了许多工作。咨询委员会经认真讨论,编写了四篇科技咨询建议文章,即“从海湾战争看培养物理学人才的重要性”、“建议在油田发展核供热堆”、“建议用质子治癌”、“关于发展高清晰度电视的建议”等。中国科协简报都做了报道,引起了各级领导和部门的重视。尤其是何祚庥先生写的发展高清晰度电视的文章,北京市、中国奥委会、国家科委都做了批示,并建议有关专家研究,由国家科委负责落实此项建议,反映很好。为扩大物理学与应用关系的宣传,咨询委员会还汇编出版了《现代物理学与应用》一书,以引起各级领导和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士的了解和支持。与此同时还组织有关专家到高等院校做报告,介绍物理学的最新进展。
物理学名词是学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建设工作。四年来,名词委员会经过艰苦不断的努力,已对凝聚态物理、光学、原子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高能物理、核物理等各学科的名词8000余条目进行审订,并于今年正式出版《物理学名词》一书。
(3) 在组织建设方面亦有了发展,新发展会员5千多人,现已有会员三万多人。7个分会和专业委员会改选了新的领导班子,新成立3个专业委员会,现我会有直属分会和专业委员会27个。学会办公室较好地完成了中国科协和学会常务理事会、各工作委员会交予的各项重要工作,并妥善处理了日常的来信来访及有关业务和行政性工作,编辑出版了12期《中国物理学会通讯》,及时介绍了一些著名物理学家的文章、学科进展情况,报道了中国物理学会及各分会、地方学会的活动情况和咨询建议文章,加强了信息交流和联系,反映良好。
(4) 四年来,各地方学会在当地科协和理事会的领导下,克服困难,艰苦工作,在开展学术活动、教学经验交流、青少年科普活动及科技咨询等各方面都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召开各种学术和教学会议400余次,与会人员达5万多人。各地方学会理事会对学会工作非常重视,能及时召开理事会讨论本地区学会工作,制定活动计划,分工负责,认真落实,各地还出版了刊物,会议简报,发展会员,为科研、教学人员和广大青少年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和非常丰富的经验。上海市物理学会在组织国内外学术交流、科学普及和咨询等各项工作中成绩优异,受到中国科协的赞扬。天津、北京、吉林、河北、湖南、四川、陕西、广西、江苏及其他许多地方学会亦取得了许多好的经验,本次大会上将要进行交流,限于时间和篇幅,这里就不多介绍了。我谨代表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会,向各地方学会的工作同志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和取得的成绩表示由衷的谢意和热烈的祝贺!
(5) 四年来,我国的物理学事业又有了很大发展,学会亦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存在着一些广大物理学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这就是社会对物理的认识和重视,人才断层现象虽略有缓解,但仍有问题,还有经费紧张等问题,请各位继续呼吁,并提出建设性宝贵意见。另外,我们工作中,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有些学术活动质量、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学会在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等方面尚有待进一步加强,有些工作还不够深入扎实。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恳请各位代表提出宝贵意见。
二、关于今后工作的若干建议
朱光亚同志在今年2月26日召开的中国科协四届五次全委会上讲话中指出:“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不仅是当前而且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工作大局和必须遵循的指导方针,科协和学会的中心任务就是要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为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中国物理学会要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国科协四届五次全会的精神,联系实际,深化改革,真抓实干,搞好今后的学会工作,下面谈几点意见,供大家讨论:
(1) 搞好学术交流,促进学科的繁荣与发展始终是学会的基本任务。我们要把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学科发展和人才成长作为责无旁贷的庄严使命,大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提高学术交流的水平和质量,不断增强学会的学术权威性。在学术活动中要坚持百家争鸣的方针,鼓励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学术交流;积极支持和鼓励中青年科技人员参与学术活动,出版学术论文、专著,进入理事会和专业委员会。大力支持国际性学术交流,开好国际会议。今年在核物理、高能物理、凝聚态物理各领域都有重要的国际性会议,一定要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建立起一套具体的审批要求和程序,加强领导,认真筹备,周密组织,妥善安排,服务周到,使主办国际会议的工作能圆满完成。预定在1997年北京召开的亚太物理学大会是一次影响较大的国际盛会,要及早抓紧筹备工作,以保证开好这次大会。中国物理学会各分会、专业委员会首先要认真组织安排好1995年的学术活动,提高会议质量,开好每个学术会议,力争在发展学术思想、提高学术水平等方面有新的收获。办好学术刊物是学术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会所属的刊物应切实搞好编辑、出版、发行工作,继续注意保证和提高刊物质量。
我们要加强同台湾、港澳地区物理学工作者的联系和学术交流,密切往来,增进了解。本次代表大会,澳门地区已派代表参加,我们竭诚欢迎。我们倍加怀念在台湾的物理学工作者,祖国统一大业必将实现。四年来,已有200多名台湾地区物理学家来大陆与我一些专业委员会进行学术交流,热情友好、情同手足,特别是电镜分会已召开了两届海峡两岸电镜学术交流会,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反映很好。希望其他专业委员会亦要进一步联络和组织,开展海峡两岸的学术交流。我们对台湾物理学工作者来大陆表示热烈欢迎,希望为促进祖国早日统一贡献力量。
(2) 重视科普和青少年活动的开展。首先要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加强科普工作文件的指示精神。随着改革的深入,我会及所属分会、专业委员会应从本学科实际出发,有计划地认真组织落实。要加强对青少年知识性的宣传教育,要利用科普网络、先进手段开展科学普及,要贯彻面向科学、面向经济、面向群众的方针,可组织内容和形式多样的科普报告、编辑科普书、组织选写科普文章及科教电影、录像等。要继续搞好中学生物理竞赛,使之达到开阔视野、启迪思维、增长知识、普及科学的目的。
(3) 积极开展科技咨询活动,为物理学会的繁荣与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献计献策;要从物理学的角度促进决策科学化,推动科技进步,同时亦可为学会增加经济收入。遵照中国科协有关文件精神,我会及所属专业委员会应结合实际为科技和工农业生产组织技术攻关,为新材料的研制、设计提供咨询;为科研成果鉴定、推广,为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提供咨询;编写科技咨询文章,对各部门和地区“九·五”计划的制定和到2010年长远发展目标设想提出建议;开展多种专业培训班等。实践证明,基础性学会,开展科技咨询亦大有可为。
(4) 继续加强物理教学研究,搞好教师的知识更新和培训工作,特别是要发挥高校教师在中学物理教学研究中的作用;要继续搞好“基础物理教学现代化问题”及工科物理教学内容的改革探讨,向教育部门提出建议。中国物理学会应大力支持各地方学会与当地教育部门配合,组织地区性的教学经验交流。过去几年,华东六省市物理学会联合召开年会,华北三省市物理教学经验交流会,西北十城市中学物理教学研讨会,收获较大,对高校和中学物理教学水平的提高发挥了很好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
(5) 学会的基本属性是学术性、群众性、民主性、服务性、网络性。今后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广大会员和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为广大科技和教学工作者服务的高度责任感,使学会能成为物理学工作者之家。
各位代表,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十四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我国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进展。我国各条战线广大科技工作者齐心协力,为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为科技与经济、社会的综合协调发展而努力工作,奋发拼搏,取得了可喜成绩。今年是我国人民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八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九五”规划的宏伟蓝图即将展现在面前。为了实现科学技术新的解放和大的发展,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党中央国务院将于今年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普工作的若干意见》。今年还将召开全国科普工作会议。科学的春天又将鼓舞和激励我国物理学工作者为实现“八五”计划和“九五”规划的美好前景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中去,顽强拼搏,奋勇探索,永攀高峰,用奋斗和创造去迎接科学技术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为我国四化建设的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最后,我预祝大会圆满成功,在下届理事会的领导下,取得新的成绩!
第三节 中国物理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名单
理 事(按姓氏笔画为序)
丁鄂江 王 迅 王乃彦 王书鸿 王仁卉 王业宁(女) 王永久 王永仲 王沛清
王恒明 王德芳 王梦瑞(女) 王殖东 王震西 卞伯达 巴塔尔 巴维真 甘子钊
龙期威 叶朝晖 丛树桐 皮名嘉 刘 辽 刘亦铭 朱鼎丰 孙昌璞 孙祖训 阮图南
李方华(女) 李星文 李佛生 李佛铨 李家明 李满园 李瑞年 杜祥琬 杨国桢
杨健明 杨福家 吴思诚 吴榕生 萧定全 冷 冰 沈慧君(女) 张 奎 张进修
张其瑞 张怿慈 张新夷 张维敬 张树霖 邹广田 陈 俊 陈光旨 陈佳洱 陈传誉
陈润生 陈难先 林理彬(女) 林彰达 罗辽复 范如玉 范希武 周 清 周光召
宓子宏 冼鼎昌 郑志鹏 郑希特 郑厚植 金 铎 经福谦 胡仁宇 胡思得 郝柏林
赵忠贤 赵凯华 侯 洵 侯德彭 姚凯伦 顾秉林 聂玉昕 殷传宗 高正耀 高永年
郭光灿 梁敬魁 曹 恕 龚昌德 梅良模 韩汝琦 章 综 陶瑞宝 彭堃墀 赖汉明
蒋树声 喀兴林 鲁公儒 蒲富恪 熊 烨 鲜于泽 霍裕平 戴元本 戴道生 魏宝文
魏炳波 西藏一名(待定)
常务理事(按姓氏笔画为序)
丁鄂江 王乃彦 王仁卉 王殖东 刘亦铭 孙祖训 杜祥琬 杨国桢 杨福家 张进修
陈佳洱 林理彬(女) 周光召 郑志鹏 经福谦 赵忠贤 赵凯华 顾秉林 梁敬魁
龚昌德 霍裕平 戴元本 魏宝文
理 事 长 陈佳洱
副理事长 杨国桢 赵凯华 杜祥琬 赵忠贤 郑志鹏
副秘书长 程义慧 汪雪瑛(女) 田淑琴(女)
第四节 中国物理学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纪要
中国物理学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报告会经过认真筹备,于1995年5月11-15日在北京中科院物理所召开。来自全国各地方学会及分会、专业委员会的会员代表等135人(代表124人,列席11人)参加了大会。
中国科协主席朱光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主任张存浩、著名老一辈物理学家王淦昌、王大珩、马大猷、黄昆、彭桓武、李林等18位来宾出席了开幕式。
在开幕式上,上届理事长冯端先生作了工作报告,回顾了五届理事会四年来的工作,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建议。副秘书长程义慧同志作了财务报告。中国科协主席朱光亚先生代表来宾讲话。他首先代表中国科协对大会表示热烈祝贺,并对中国物理学会四年来的工作成绩给予了肯定,学会起到了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物理学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他讲到,物理学会在新一届理事会的领导下,发扬成绩,锐意进取,坚持民主办会,团结广大物理学工作者,努力贯彻即将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精神,为物理学的繁荣发展、普及宣传和人才成长作出新的贡献,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大的动力,使学会各项工作达到新的水平。
大会表彰了49位从事物理学工作50年的物理学前辈和87位学会工作积极分子。
会上颁发了第四届胡刚复、饶毓泰、叶企孙、吴有训物理奖。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谢家麟先生获胡刚复物理奖,获奖项目:“对我国射频电子直线加速器技术的开创与发展的贡献”;中国科学院物理所杨国桢、顾本源先生获饶毓泰物理奖,获奖项目:“光学系统中振幅—相位恢复的普遍理论及其应用”;中科院近代物理所袁双贵、张立先生,中科院原子核所石双惠先生,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周书华先生获吴有训物理奖,获奖项目:“185Hf,237Th,207Pt,90Ru和208Hg”;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杜东生先生获吴有训物理奖,获奖项目:“重味物理与CP不守恒”
与会代表对冯端先生的工作报告进行了认真讨论,一致认为,五届理事会在中国科协的领导下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会议期间,有34位物理学家作了学术报告,报告题目新颖,内容丰富,反映了我国物理学工作的新进展。报告会场座无虚席,吸引了与会者及会外的许多听众,活跃了学术气氛,起到了交流和促进作用。
按议定日程,会议民主选举了六届理事会。根据多数代表意见,中国物理学会口头向中国科协请示后,冯端先生代表五届理事会对会章第15条部分内容提出了修改建议,即“理事会由代表大会以等额或不等额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理事人数不超过100名”修改为“理事会由代表大会以等额或不等额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理事人数约100人左右。”全体代表通过后,进行投票选举,107名理事候选人全部当选。
在第一次全体理事会上,有23位理事当选为常务理事。在第一次常务理事会上选举陈佳洱为理事长,杨国桢、赵凯华、杜祥琬、赵忠贤、郑志鹏为副理事长;杨国桢为秘书长,聘任程义慧、汪雪瑛、田淑琴为副秘书长。会议决定7月初召开第二次常务理事会,确定各工作委员会人选,并讨论工作计划。
大会安排地方学会工作经验交流的议程。广西代表朱殿雄发言的题目是“继承优良传统,结合广西实际,搞好学会工作”。河北代表吴祖仁报告的题目是“以物理通报为基地,开展学术活动,开展物理教学改革”。江西代表傅传鸿汇报分组讨论结果,建议收取会员会费或团体会费,这不仅将加强会员组织观念,也将会员权利和义务联系起来。西藏代表第一次参加物理学会代表大会,受到各方面的关注。会上还收到一些地方学会及专业委员会工作经验交流的书面材料。
在闭幕式上新任理事长陈佳洱讲话。他代表新一届理事会感谢大家给予的信任,一定不负重托办好物理学会,为促进科学繁荣发展及队伍发展壮大贡献力量,并对以冯端先生为首的上届理事会所作出的贡献衷心感谢。中国科协四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要有凝聚力、影响力、实力”同样适应物理学会的工作。今后应开展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 搞好学术交流,促进学科繁荣;
2. 重视科普和青少年活动的开展;
3. 积极开展科技咨询活动,为物理学的繁荣与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献计献策;
4. 继续加强物理教学研究,搞好教师的知识更新和培训工作;
5. 发挥学会特点和优势,把我们学会办成物理学工作者之家。
会后部分代表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物理所进行了业务参观。代表们对食宿、参观和交通亦甚满意。
本届理事会的任务是艰巨的,面临不少困难。我们相信在党和国家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中国科协的领导下,努力开拓,积极进取,团结奋斗,一定能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职责。
第五节 中国物理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各工作委员会名单
1. 学术交流委员会
主 任 杜祥琬
副主任 李寿枬 甘子钊 郑志鹏 何祚庥
秘 书 田淑琴
委 员 孙祖训 陈永寿 赵南明 龚昌德 邓祖淦 颜一鸣 杨福家 赵忠贤 陶瑞宝
柳百新 吴思诚 林克椿 郑林生 丁 武 曹昌祺 蔡诗东 沈建平 江文勉
丁鄂江 林理彬(女) 孙 威 洪明苑 张 泽 欧阳锺灿 姜晓明
2. 科普工作委员会
主 任 王殖东
副主任 谢诒成(女) 麦振洪
委 员 谢毓章 张元仲 姜淑华(女) 杨钟珩 杨 玉 李国栋 宓子宏 韩福铨
扈剑华 江向东 赵定柏 吕如瑜 刘锡印 毛红强 李利军 孙伟林 张林军
陈金凤(女)
3. 出版工作委员会
主 任 梁敬魁
副主任 甘子钊 聂玉昕
委 员 王鼎盛 叶佩弦 戴道生 王殖东 张静江 宓子宏 辛厚文 王广厚 张裕恒
邹广田 杜东生 郁忠强 夏建白 张树霖
4. 物理教学委员会
主 任 赵凯华
副主任 王殖东 丛树桐 喀兴林 罗蔚茵(女) 贾起民 王正行 杨再石
秘 书 杨再石(兼)
委 员 巴塔尔 卞伯达 蔡怀新 蔡 枢 曹 恕 岑业森 陈传誉 陈光旨 陈 俊
丁慎训 段一士 封小超 冯致光 高 景 高贤文 高正耀 郭光灿 郭永康
扈剑华 金钟辉 金准智 赖汉明 冷 冰 李佛铨 李佛生 李申生 李星文
刘秉正 刘 旦 刘运来 刘运祚 刘志鹏 鲁公儒 钱景华 梅良模 宓子宏
木 钧 彭知难 皮名嘉 漆安慎 祁有龙 钱伯初 舒幼生 苏大春 谭成章
汪克林 王安华 王 彬 王恒明 王沛清 王松青 吴爱华 吴思诚 吴泽华
熊钰庆 杨 帆 杨建明 杨维纲 殷传宗 恽 瑛(女) 曾晔光 查朝征
张承德 张纪生 张 奎 张 玫 张怿慈 张 越 张镇九 张振球 周继礼
周 清 朱鼎丰 朱久运
另师专一名、军事院校一名、西藏一名。
5. 物理名词委员会
主 任 赵凯华
副主任 李国栋 徐锡申
秘 书 卢慧筠(女)
委 员 马宗复 王学英 巴塔尔 卢希庭 李家明 汤定元 汪志诚 张友韬 杨桂林
杨葭孫 高崇寿 梅良模 喀兴林 沃新能 陈海平
顾 问 钱临照 马大猷 李荫远
6. 中国物理学会外事工作组
郑志鹏 赵忠贤